“百年前,大夏与北夷交战,那时北夷兵强马壮,大夏连连败退。”
“是北郡卢家振臂高呼,号召大夏江湖豪杰齐聚聚贤堂,并作为一支奇兵前往战场。”
“不仅连斩敌将首级三十有余,更是在攻城略地之中屡建奇功。”
“大胜而归后,卢家却拒绝了封赏,不愿入朝为官。”
“当时的陛下却说此功不可不赏,于是亲手提笔,御赐聚贤堂的牌匾。”
“从那之后,这聚贤堂虽在江湖,却也受百官礼拜。”
“无论何人,但凡途经聚贤堂,必要下马牵行,违者将以叛国罪论处。”
萧潜像是听故事一样听浅浅讲述了有关北郡卢家和聚贤堂的事情。
他不由得发出感叹,这卢家之人颇为大义。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江湖与朝堂之间本就互无牵扯。
能在如此国难关头挺身而出,率领江湖群雄远赴战场保家卫国,那绝对是能传颂后世的大功绩!
难怪自己说不知道聚贤堂和北郡卢家之时,所有人都会用奇怪的目光看自己。
可以说,若没有北郡卢家,说不定都不会有如今鼎盛至极的大夏皇朝!
“国家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如此说来,卢家堪称满门忠烈。”
“可为何灭门大事,却要如此详尽的调查之后才能得知?”
“按理来说,以聚贤堂的在江湖与朝堂之中的地位,应当早就闹的人尽皆知了才对。”
萧潜很快便发现了这件事里面的蹊跷之处。
果不其然,听到他的话之后,姜婉儿等人也面露疑惑。
对此,玄一解释道:“我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多调查了一些。”
“这才得知,北郡府衙是担心那些江湖豪杰作乱,所以才封锁了消息。”
“毕竟近些年来,江湖中人与朝廷时有摩擦,全靠聚贤堂从中周旋。”
“若这时被人得知北郡卢家遭到灭门,恐怕会挑起江湖与朝堂之间的对立。”
萧潜思索了一下玄一的话,了然了许多。
就如同他之前所料,这江湖与朝堂之间本就应该是两不相扰。
作为大夏子民,这些江湖中人只要不作奸犯科,双方便可相安无事。
可自古以来便有以武乱禁之说,大夏律法对这些江湖中人的约束本就不如平民百姓那么深远。
故而双方发生摩擦也定是常有之事。
是北郡卢家掌管的聚贤堂在这双方之中起到了调解之用。
可俗话常说先有国再有家,这江湖也是大夏皇朝的江湖。
这些江湖人士,又岂可凌驾于大夏律法之上?
因此,若爆出卢家被灭门之事,恐怕江湖中人定会以为此事乃是朝廷作为。
是他们看不惯这卢家为他们这群江湖人士仗义疏言,所以才行此灭绝人伦之事!
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已经隐藏了半年之久,实属不易。
若想继续隐瞒下去,怕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萧潜问道:“婉儿姑娘,不知当今陛下对聚贤堂怎么看?”
姜婉儿还沉浸在北郡卢家被灭门的惊讶之中。
闻言,这才开口道:“自然是敬重的。”
“我父……陛下前几年北行,还曾在卢家小住了几日,更是与卢家家主一见如故,常常有书信往来。”
“阿潜,莫非你这是在怀疑,此事乃是朝堂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