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除姜逸飞与姜采萱等寥寥数人外,余人根本无资格涉足,皆为老辈强者。
“听闻姜家向天下求药,我特来助姜神王。”刘逍天神色平静,语调淡然。
“你有何方法?”那中年人身形一怔,旋即双眸中射出两道如炬目光,紧紧锁定刘逍天,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今正值非常时期,已有杀手前来谋害老神王,一位太上长老因此殒命。
若不是恒宇炉庇佑,后果不堪设想。
“请贵客入内。”一位老者暗中传音。
刘逍天大步走入宫苑中,见到了更多的高手,全都严阵以待,镇守四方,每一个人都表情严肃。
他连穿九重大殿,来到一片园林中,此地佳木葱茏,石拱小桥横架流水上,藤萝叠绕,奇石罗列,景色优美。
“这位小友,你有何良方?”一位老者静立前方,身着月白色长袍,面容慈祥,看不透年岁有多大。
刘逍天不卑不亢,取出一个玉瓶,轻轻摇晃,瓶内水声清脆悦耳。
他神色坦然,将玉瓶递出。
“此话当真?”这个老人双目中射出两道电芒,打量刘逍天。
刘逍天神色平静,这是一个圣主级人物,可能是一位大能!
可以推测,不是姜家圣主,就是神王姜太虚那一脉的绝顶人物。
姜家分两系,神王一脉后人虽少,但各个法力惊人,足以独当一面,镇守住家族的荣耀与威严。
老者微微抬手,接过玉瓶,开启瓶盖,顿时面露惊色,点头道:“好,老夫姜云,乃神王后代。小友,随我来!”
刘逍天与姜云走进地宫,向大地深处行去,化龙池在大地下。
地宫中云雾缭绕,圣洁气息扑面,大地下龙气汹涌,神圣的力量流转,当然更有一股慑人心魄的威压。
毫无疑问,那是太阳神炉的气息。
虽无人催动,却依旧如沉睡的巨兽,震慑着众人的灵魂。
地宫中,数位老者闭目打坐,占据了各个重要位置,不是姜家的太上长老,就是身份吓人的宗祖。
光芒闪烁,地下并不昏暗。
地宫最深处,有一方三丈见方的龙池。
池水呈乳白色,晶莹剔透,仿若羊脂美玉。
池中,一位老者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然面色却红润有光泽,精神矍铄。
老者睁开双眼,目光落在来人身上,见是刘逍天,微微一愣,随即恢复平静。
刘逍天见此情形,心中明了,姜太虚这是在引蛇出洞。
他上前微微躬身行礼,道:“神王前辈,好久不见,见您安然无恙,晚辈便放心了。”
姜太虚神色温和,轻声道:“这还是多亏了你。虽然没有完全涅槃,但再活个一百年还是可以的。”
刘逍天点头,问道:“神王前辈,您这是打算钓鱼?”
姜太虚并未隐瞒,坦然道:“诸多势力不愿我存活于世,正好借此机会清理一番。”
“但晚辈听闻万初圣地圣女与前辈您……如今前辈病危,她若前来,恐遭危险。”刘逍天并未把话说绝,留有余地。
姜太虚闻言,微微一怔,仿若陷入往昔回忆之中。
片刻后,神情变得严肃,起身道:“多谢你的提醒。”
“老祖,这谋划好的....”姜云在一旁说道。
这时,刘逍天在一旁说道:“神王前辈,我有一物,今日物归原主。”言罢,他将离火神炉取出。
离火神炉一现身,姜太虚便认了出来。“此乃先祖早年所用兵器,虽非极道圣兵,却蕴含大帝道纹。未曾想竟在你手中。”
“你对我有恩,如今还归还离火神炉,我欠你一个大人情。姜家的恒宇经便传授于你,切记不可外传。”姜太虚说着,伸出一指,轻点刘逍天额头。
刹那间,一篇深奥晦涩的帝经如潮水般涌入刘逍天脑海之中。
随后,姜太虚递给他一枚带有姜字的黑金令牌,道:“日后若遇麻烦,可持此令牌向姜家求助,其他势力见此令牌,也会给姜家几分薄面。若是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问我。”
刘逍天接过黑金令牌,“多谢前辈。”
然而,他这话还没来得及说完,只见姜太虚身形一晃,周身竟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双手分别握住两件神炉,瞬间化作一道流光,朝着天际飞驰而去。
那速度之快,仿若流星划过夜空,眨眼间便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快看,那是姜家的太阳神炉!”
圣城中不知是谁突然惊呼一声,声音中透着震惊与诧异。
众人闻声,纷纷抬头朝着天空望去,眼神中满是惊愕。
“这是谁!竟将神炉带走了。”
有人满脸疑惑地大声问道,话语里夹杂着难以置信的意味。
毕竟神炉现在守护着姜神王,竟被人如此轻易地带走,怎能不让人诧异。
“这!!!竟然是姜神王!他竟然没有事!”
“姜神王这是要去哪?”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心中满是好奇与惊叹。
传言姜神王已是风烛残云,命不久矣,如今见此,根本不是如此。
圣城中许多心怀不轨的大能见此,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贪婪与不安。
他们心照不宣地冲天而起,化作一道道光影,朝着姜太虚离去的方向跟了上去。
刘逍天看着这混乱的场面,等了足足一炷香时间,确定暂时没人注意到自己后,这才偷偷地离开了化龙池。
找到四女,刘逍天简单地跟她们说了下情况,便带着她们匆匆离开了圣城,寻了一处极为隐蔽的山谷。
这山谷四周群山环绕,树木繁茂,寻常人很难发现此处,倒是个修炼的绝佳之地。
刘逍天寻了个合适的位置,双手挥动,施展法力,开辟出一个宽敞的地洞。
随后,他盘坐在地洞之中,缓缓闭上双眼,静下心来,开始感悟着脑海中那道关于阴阳之道的信息。
而一旁的刘遮天也没闲着,他席地而坐,运转功法,身上隐隐有光芒流转,不断吸收着周围神源的精气,引导着这些精气缓缓流入体内,滋养着五脏。
“道生一,一生二............................阴阳之道,一分为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之谓道,衰而衰之,盈而盈之........................................两者相生,相成相毁..................................”
在地洞之中,刘逍天神色专注,凭借着冥界令牌中那蕴含的阴阳道韵,缓缓引导着体内的木皇罡气全力运转起来。
刹那间,只见他的周身泛起莹莹绿光,那光芒璀璨而又奇异,仔细看去,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绿。
一种是如同春日里新生翠竹般的翠绿色,那色泽浓郁鲜亮,青翠欲滴,仿佛凝聚了世间所有生机;另一种则是如娇嫩新芽般的淡黄色,透着一股清新与稚嫩,恰似刚刚破土而出的生命,满是希望的气息。
原本浑然一体的木皇罡气,此刻竟像是受到了某种奇妙力量的牵引,缓缓一分为二。
其中一种罡气瞬间爆发出极其强烈的阳刚之气,仿若那烈日当空,炽热而磅礴,充满了无尽的力量感;而另一种罡气则截然不同,呈现出了阴柔的美感,恰似春日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柳枝,婀娜多姿,柔顺而又细腻。
这阴阳两种罡气,都是木皇罡气所化,它们同根同源,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属性。
刘逍天沉浸在对这奇妙变化的感悟之中,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探寻着其中的奥秘。
得到了感悟,立刻领悟出阴阳极变,二气元诀,渐渐的把自己庞大罡气转阴化阳,拥有两种独特的属性,并且阴阳纠缠,渐渐的酝酿出了一丝灵性和智慧。
木皇罡气就这样在刘逍天的体内不停地运转着,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时间,也在这一刻悄然流逝。
一个月过去,地洞中依旧静谧如初,只有那淡淡的光芒随着罡气的流转而闪烁,刘逍天仿若老僧入定,一动不动,全身心地沉浸在对阴阳之道的参悟之中。
三个月过去了,周围摆放着的神源与异种源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默默地为他提供着能量支持,可刘逍天依旧纹丝未动,宛如与这地洞融为了一体,只是身上偶尔闪过的光芒,显示着他体内正在发生着奇妙的变化。
林轻韵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