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然后小心翼翼的看向唐天,等待着唐天的点评。
唐天不住点头,薛仁贵不愧是在第三次平辽之战中力挽狂澜的人物,这些平辽计策,说的确实有些章法。
“你说的都不错,平定辽东确实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过日子的心,稳扎稳打才行,不过稳扎稳打有一个坏处,那就是靡费太多钱粮。”
薛仁贵愣了愣,这点倒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在薛仁贵看来,武王领军平定辽东,那怎么都不会缺钱粮的。
但是唐天明白,钱粮上肯定会出问题,不提长孙无忌会下绊子,即便是历史上李世民亲征,打到最后都缺衣少粮。
从内陆运送粮食到辽东,路上耗费的太多,所以唐天考虑的不止是军事布置,还有经济方面的问题。
“打仗,打的不止是战略布置谋略,军队的装备战力,还打的是粮草经济,人心向背。”
“高句丽虽然是弹丸之力,但是外联突厥,内部民心稳定,加上地形有力,所以才敢如此猖獗。”
薛仁贵挠着头,觉得自己刚才说的都太想当然了,考虑的层面实在低端了一些。
“武王英明,末将就想不到这些,嘿嘿嘿。”
“要多想,你要多思多想,不光向战场上的事情,还要想民生经济,打仗不止是攻城掠地,还要安民抚政才行,本王可是很看好你的,以后辽东指不定要交给你来管。”
薛仁贵心肝一颤,慌忙单膝跪地,抱拳说道:“末将可可没有这么大都能耐,经略辽东可不是末将能做到的。”
“哈哈哈,别紧张,本王说你行,你就一定行的,等到辽东站稳脚跟之后,辽东就要交给你来主持局势,本王要带兵走海路,抄了高句丽的后路,先将他们王城拿下。”
“啊?走海路!”
薛仁贵震惊了,走海路可是相当凶险的,海上天气无法预料,要是遭到风暴,那可是会船毁人亡的。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走海路是最合适的战略,有那么多海商都是乘船通行高句丽和倭国,大军也是可以的。”
唐天心中已经完整了战略规划,欠缺的只是人才而已,这次平辽之战,唐天准备磨炼队伍,发掘人才。
“海商,那不一样啊,海商都是亡命之徒,他们根本不怕死的。”
“本王的军队会怕死么?当兵还怕死,那不如趁早回家种地,这两日营中事情就交予你了,好好督促他们训练。”
“是。”
唐天离开军营,纵马疾驰回了洛阳城,直奔洛阳府衙。
刘树立等洛阳府的人,见到唐天到来,慌忙参拜。
“参见武王殿下。”
“我来是有事需要你们帮忙。”
刘树立慌忙躬身说道:“武王殿下有事只管吩咐,下官定然竭尽全力。”
“平定辽东需要人才,你们在洛阳城中张榜,就说本王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有想要投军的人才都来府衙报名,三日后本王考考他们,择优者录用,本王手下别驾,主簿,参军等等职位都虚席以待。”
“武王要广招贤才啊,这可真是太好了,下官这就安排,一定将告示贴遍洛阳城,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儿。”
“嗯,速速去办吧。”
唐天挥了挥手,刘树立立马分派人手写告示,在洛阳城内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