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吉田安艺介兄弟之弓术不亚于其父吉田安艺守。今归降,当保全家名存续,淡海在此,吾认同千秋霜台之决断!”
获知上杉定虎接连劝降了蒲生贤秀、吉田重胜、吉田重高等六角家家臣,以及接受了六角家嫡流出身的六角义秀投降后,上杉清定并没有对上杉定虎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
毕竟,征伐的意义,并不是非夺取土地,屠杀城池不可,主要的目的在于瓦解与安抚。
再加上,清定可是非常清楚隋炀帝杨广在远征高丽之时的前车之鉴——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这就相当于给了敌方无限卡bug的机会。
只要城池即将陷落,守军就高举白旗声称投降,等隋军停战派人告知隋炀帝本人后,高丽守军就通过这个间隙来整修城防、加强守备,重拾刀兵、继续抵抗。
正所谓古之良将能成功者,军中之事,决在一人。
故而,清定很早就将便宜行事之权授予上杉定虎,并对其决断不做出任何干预。
与川守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杉定虎对鲶江城可没有太多的耐心和容忍度。
鲶江城位于东神崎郡境内,且坐落于爱知川、加领川的交汇处,邻近爱知郡与蒲生郡两郡的境目地带。
可鲶江城与川守城不同的是,川守城是位于境山、雪野山之间的山谷里,且周边还有总四郎川、日野川、法教寺川等诸多河流遍布,很难部署大规模军势进行攻城。加上上杉军偏师的参阵诸将皆领教过吉田家的日置流弓术,并不打算用添油战术去折损太多的兵力。
反观鲶江城,除了南面、西南面、东南面有着爱知川、加领川这两条天然护城河流经外,皆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根本无险可守。
原本,鲶江城城主鲶江贞春(鲶江定春)是与青山城城主青山实贞联手抗击上杉军的侵攻。
鲶江家是六角家的同族,与京极家、高岛家、目贺田家、吉田家等大名、国人领主们一样,是出自近江源氏佐佐木氏的庶流。
鲶江贞春并不想与后藤高治、平井定武、高野濑秀隆、山崎片家、山冈景隆、平野土佐守、高畠源十郎、小仓实澄、池田景雄、布施公保、永原重虎、镜兵部少辅、青地茂纲、马渊宗纲等那些不战而降的六角家重臣们为伍,便准备与素来交好的青山实贞互为犄角之势,来抗击上杉军的侵攻,为主家六角家的反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在鲶江贞春看来,主家六角家好歹曾经有着耗死将军、拖烂管领等诸多‘光辉事迹’,上杉家就算调集大军攻入六角领,不出意外的话也会与曾经的足利将军家、京兆细川家一样,最终狼狈退出六角领。
但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鲶江贞春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青山家终究是小仓家的庶子家之一。
小仓家虽然也是源氏,并非宇多源氏,反而是出自清和源氏多田满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