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安宅冬康作为三好长庆是世上仅剩下的弟弟,也是为数不多的至亲之一,面对其屡屡挑战自己的权威,以及在政见上产生频繁的冲突,使得三好长庆隐隐约约觉得为了三好家的安泰,不能让安宅冬康继续存活在这个世上。
若非三好家大敌当前,恐怕安宅冬康早就被三好长庆除去了。
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鬼谷子有云: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攻国攻人的精髓是:在不同的形势下,要选择不同的进攻点,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攻国有利就攻国,如果攻人有利就攻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能僵化拘泥,墨守成规。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条原则讨论的就是面对敌人的进攻,应该保存什么?是保存人呢?还是保存地呢?人最重要,所以要存人。在《论持久战》中有一句话:“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人最重要,所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攻国先攻人。攻人就是攻心,舆论作战、认知作战,目的就是搅乱人心。
起初,三好长庆直接拒绝了松永久秀放弃京都的提议,可随着上杉军从东北方、东方对京都形成包夹之势后,他再也坐不住了。
别看京都是个大都市,也在扶桑被称之为洛阳,但其本身的防御能力低下,并无坚固的城防。而且,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很难进行长期的坚守。
可人间的事,从来都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了。三好长庆看得明白,但还是发觉单凭三好家的力量是守不住京都的。
所以,三好长庆在经过再三权衡后,便对之前的决策产生了动摇。
一旦三好家主动放弃京都,才为三好家效力不久的京兆细川家被官、山城国人领主们极有可能会对三好家落井下石,会进而导致山城全境易手。
届时,三好家本就根基不深、立足未稳的丹波、河内、和泉、大和等国也会出现反复。
只是,京都以东的宇治川根本无法做到阻遏上杉军继续西进的步伐。
其中,北陆道上杉军在柿崎景家、斋藤朝信等上杉家宿将的率领下是一路狂飙疾进。不仅迫降了北近江高岛郡大量的国人领主,还攻灭了高岛山中家、围困清水山城、重创显证寺,导致京都一天三惊。更让宇治川防线形同虚设。
唯一让三好长庆值得高兴的是,六角家旗下上忍杉谷善住坊于观音寺城外用铁炮狙击上杉家笔头重臣‘上杉定虎’成功,并迫使其前往岐阜御所进行诊治。
为了缓解自家的财政支出,以及加强京都的防卫,三好长庆不得不下令将六波罗、池殿、小松殿、八条、西八条等地一门卿相之官邸二十余所,及其诸多部属之诸多住家,连同京城白河的四五万间民房,全都进行拆毁,并将其中财物搜出,如有不从者论为暗通上杉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