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丹波诸将先前递交给三好家的人质皆被安置在八木城之中,随着蜷川亲世攻落八木城,以及讨取内藤宗胜后,丹波诸将的人质便被斋藤朝信迅速派人转移至若狭后濑山城之中进行安置。
此后,先前臣从于三好家的中泽家、荒木家、籾井家、久下家、汤浅家等丹波国人领主们见三好家大势已去后也不再抵抗,纷纷主动前往斋藤朝信的本阵之中投降。
而斋藤朝信作为北陆道上杉军的副将,并没有被上杉清定授予暂定知行安堵权,更无便宜行事之权,不能立即派遣配下诸将或家臣直接去接管丹波一国所有的重镇要地,或是在丹波各个国人领主居城之中的配置守军进行监视。
之所以柿崎景家会选择让斋藤朝信来担任经略丹波一国的重任,是因为他鉴于越后斋藤家本就是越后上杉家的谱代家老家之一,即便一度倒向府中长尾家一方,也没有对上条播磨守家行落井下石、斩尽杀绝之举。
而且,柿崎景家深知自己曾经在三分一之原之战中的临阵倒戈,使得以上条定宪、上条弥五郎父子为首的诸多越后上杉一族同族武将被讨取,让上杉清定都差一点儿殒命于三分一之原。
故而,柿崎景家在重新为越后上杉家效力后,就一直夹着尾巴小心翼翼的奉公。
此次上杉家发起的三道并进上洛,柿崎景家所节制的北陆道上杉军一路接连压制加贺、越前两国,以及北近江的伊香郡、高岛郡等地,与依靠上杉军本队支持才静谧美浓一国的中山道上杉军要强出不止一截。
柿崎景家清楚自己在上杉清定心目中的地位是远远不及上杉定虎的,便不打算继续立下大功,反而有意让副将斋藤朝信去立下压制丹波一国的功绩,以免自己出现有功高震主的一幕发生。
而斋藤朝信鉴于上杉家经略山城一国的战事在即,也无闲暇之时,便不擅自派遣配下诸将或家臣进行易权,一切依京兆细川家统治时期的旧政,毫无扰民之举,只是象征性地将丹波一国国衙所在的八木城改为了邻近山城境目地带的龟山城,以示丹波一国全境已经易主。
不仅如此,斋藤朝信一面派遣使者向上杉清定、柿崎景家进行报捷,一面安抚丹波的国人领主、百姓,大军到后远近秩序井然,秋毫无犯,各安其业。
于是,丹波全境闻之大悦,纷纷前来归降,斋藤朝信均妥善进行安抚。
这种情况的出现,都是因为三好长庆先前的战略决策为集中兵力于山城境内,准备与大举上洛的上杉军进行决战,将治下领国之中的大部分兵力、粮草辎重都调往山城境内,使得丹波境内几乎没有有效的抵抗力量。
在上杉军节节胜利,三好军屡战不利的情势下,原三好家旗下国人领主们的机会主义倾向日益明显,所以前来投降的国人领主们是络绎不绝。
只见丹波境内,竹雀纹旗所到之处,士庶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尽管丹波境内不少地区都只是名义上投降上杉家,但对三好军士气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斋藤朝信是相当明白,这些近畿诸国的国人领主们全都是墙头草,此时来降就证明了对三好家的不赞助,对主君上杉清定攻向京都盆地减了损耗,这就足够了。
不过,柿崎景家的本意是通过争夺丹波一国,来试探试探三好家方面的态度、反应,以及其军队士气、战力等各个方面。
可没曾想,斋藤朝信竟然没费多少周章,于牛松山之战中一战击败三好家的丹波众旗头内藤宗胜,甚至还迅速压制了桑田郡全境,并进而迫使中泽家、荒木家、籾井家、久下家、汤浅家等原先臣从于三好家军门之下的丹波国人领主们降服。
经此一战,柿崎景家发现,从表面上看,三好家不管是治下领国、管辖人口还是军队数量都是在扶桑的五畿七道之中仅次于上杉家的存在,其家中上下也有不少的谋臣勇士。
但是,前任三好家家督三好长庆因接连失去三好义兴、三好义贤、十河一存、野口冬长等至亲之后,受到了极大打击,将绝大部分政务都放手交给被世人称之为‘三好三人众’的三好长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三人来处理。
然而,执政的三好三人众尽是些见识鄙陋、缺乏远见之辈。他们只擅长敛财、抢掠,并不擅长经营,更不擅长处理与三好家中各个重臣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还需要请出三好康长这个一门宿老出面进行斡旋。
尤其是三好三人众之中排行最后一面的岩成友通。
别看岩成友通出仕三好家的时间较晚,且并非三好家一门亲族、谱代家臣出身,但此人依靠着溜须拍马的功夫,以及擅长茶道这一特长,很快就被急需获得堺町会合众财力支持的三好长庆所看重,因此迅速从奉行众跻身入三好家的决策层之一。
不仅如此,岩成友通还多次参加堺町天王寺屋的茶会,与津田宗及之父津田宗达结下非常深厚的友谊。
在三好长庆病重以后,已经享有三好家准一门待遇,还获得三好长庆一字拜领(‘长’字,一度更名为岩成长信)许可的岩成友通不仅在光天化日之下,强夺了中泽家、革岛家等山城国人领主们的领地,甚至还向同为三好家重臣的松永久秀索要平蜘蛛、九十九发茄子等知名茶具。
至于三好三人众的另外两人,与岩成友通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岩成友通毕竟还是出身于山城的国人领主,再过分也只是抢占他人的领地,以及索要财物、宝物等,而三好长逸、三好政康这种出身于阿波的三好家一门重臣可从未将近畿诸国视为三好家的领国而妥善经营。
三好长逸、三好政康二人经常放任麾下之兵前往三好领与上杉领境目地带进行滥妨狼藉,尤其是丹波、若狭、丹后、但马等国,甚至连京都之中也时常有公卿、商人遭到他们麾下之兵的勒索、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