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李环等人来京已有半个月,侯高飞虽然嘴上埋怨老爹,但早在七八天前就已经回过家了.
看望母亲的同时,顺便又要了几万两银子。
之后不久,宫里突然有人来请,胖子战战兢兢跟着进了宫,面见了那位寻常百姓一辈子也见不到的帝王。
到了地方得知,原来是右相韩昌已经将他的建议上奏天子,加之皇帝本来就对他有兴趣,这才降旨召见。
皇帝跟侯高飞想象中有不小的差距,他脑中的帝王形象来自各种民间故事,理应不怒自威、一身王霸之气。
可真正见到对方,却发觉他平易近人,气质神态与寻常知命老者并无区别。
若不是身上黄灿灿的龙袍,很难将其与皇帝联系到一起。
两人之间没有过多繁文缛节,一同坐在养心殿,每人怀抱一个暖炉,天南地北聊着。
通过聊天得知,这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年轻时也曾行走江湖,对许多事见解独到,对诏国各地民情亦是了如执掌。
虽然对方没有明说,但侯高飞大概能猜到。
眼前这位九五至尊八成就是在那时结识了当今皇后素灵玉,二人日久生情,并在日后借助快剑山庄力量一举夺得皇位。
老少二人言谈无忌,从民生聊至朝堂,皇帝没有刻意避讳,直截了当讲出了如今吏治的弊端。
与大多数人料想中不同,天子并没有被下边的人蒙蔽双眼,靠着帐中钩这个独特的存在,有些事他看得更透彻。
侯高飞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天子没有太祖那样的武力,却有着更深的心机,随着年纪增长,玩弄心术的本事也愈发炉火纯青。
之所以一些积弊已久的问题迟迟不解决,并非是没办法,而是特意留下来的。
不论将来皇位传于哪位皇子,都是新皇立威和收拢民心的手段。
至于之后如何抉择,是成为一位明君还是一个昏君,就交由他们自己决定了。
侯高飞没想到对方会这种事透露给自己,不禁又喜又怕。
喜的是皇帝似乎十分信任自己,以后拿下皇商会比预想中轻松,怕的是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对于聪明人,赵恒一直不会刻意藏着掖着。
他直截了当表明有意让侯高飞做下一任皇商,至于对方有没有这个本事,还要看他自己。
侯高飞一时不明圣意,不过还是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自己肯定不会辜负期望。
谈话结尾,明帝给了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先为禁军订购五千套兵器。
……
回到客栈,侯高飞左思右想,越想越不对劲,最后找到还在修养的秀才,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秀才认真听完后,只说了一句话:
“一朝天子一朝臣。”
侯高飞如梦初醒,自己从头到尾都一直盯着那点蝇头小利,不想到头来钻进了陷阱。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胖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面露颓色。
要不是碍于皇帝的身份,他肯定会骂一句“老狐狸”。
胖子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帮二皇子,但心底还是不想参与权争的。
以他的滑溜性格,不会做没把握的事。
赌对了,无非是从家财万贯变成家财十万贯,可万一赌错了,丢的就是小命。
胖子心中烦闷,却又无能为力。
如今他上了贼船,可谓进退两难,就算不做皇商,也未必能逃过一劫。
侯家家财如何而来他最是清楚,天知道那位城府极深的陛下,有没有把侯家当成留给儿子的银库。
侯高飞这边喜忧参半,其他人则好事不断。
孙文兴负伤后不久,韩家家主就亲自带着韩婵来道歉。
当初小姑娘被李环吓哭,回去找韩昌告状,非但没得到撑腰,反而被数落一顿。
同来的还有楚家,同样带着贵重礼品登门拜访。
被揍成猪头的楚世子全程唯唯诺诺,尤其是看到李环在场后,两腿不自觉打起了哆嗦。
在韩昌的说和下,李环给了舅舅个面子,朝楚世子象征性道了个歉。
对方确实被教训怕了,打也打不过,背景又没对方硬,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不久后枢密院传来任命,让孙文兴择日上任。
有了李环这层关系,想必日后定会成为朝堂新贵,离光宗耀祖就不远了。
另一边,长孙透的宅子里新招了位老妈子,因为姓宣,别人都叫她宣姨,为人踏实能干,且要价不高。
杨承燕每天照顾十几个孩子,难免心力交瘁。
长孙透心疼她,便聘请了宣姨,对方一人便揽下了大部分家事,甚至还抽空给长孙透和杨承燕做了身新衣裳。
至于李环,他这半个月来一直没回过家,平日要么在客栈打坐调息,要么去长孙透的小院练武。
孩子们看着新奇,也有模有样学着,李环教了他们一套长拳功夫,不求练得多好,只希望能强身健体。
因为害怕入魔,李环一直没敢再练素霓剑,而是选择修习师尊传下的丹剑和九灵飞步。
二者都是道门正统功法,与他修习的造化功相辅相成,李环触类旁通,进步迅速。
李环以前未曾正经练过道门功夫,只以为是些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招式。
现在一经上手才发现,丹剑虽不像素霓剑那般追求剑气精纯、讲究一个“极”字,但更契合自身。
招式攻守兼备,刚柔相济,稍加练习,便可首尾相应,行剑如龙,假以时日,定能神韵悠然,气息绵长不止。
只不过丹剑虽妙,却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欲练至小成,少不得十年八年。
好在李环不是急躁性子,又有造化功相佐,练至力竭盘膝吐纳一会儿,便神采奕奕不见疲态,继而再练。
如此短短数日,剑法愈发圆转如意,他对剑意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招一式皆剑气凛然。
等李环从练剑的舒畅中回过神时,时间又过去数日。
算了下时间,离崇岳山大比已经不远了。
思索一下,年轻人收起长剑,动身朝大街走去。
京城街道繁华,丝毫不输乾州,不过二者仍有许多不同。
乾州的繁华重利,客商往来时常为了几文钱讨价还价半天,究其原因是货品贸易量巨大,看似谈论的是几文钱,待到交货时,往往最少差着几十两。
乾州乃多国互商之处,多见各色异邦族人。
他们有的身披兽皮,举止言谈粗犷,有的金发碧眼,带着浓重口音。
乾州不少富户家中豢养着长相新奇的家丁仆人,甚至迎娶异族婆娘的也不在少数。
在京城,这种情况就要少许多。
寻常百姓不会为了几文钱争得面红耳赤,这里也几乎见不到长相奇特的外族人。
……
李环穿过闹市,来到一家玉器行。
店内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几个姑娘在挑首饰。
“老板,我要的东西做好了吗?”
“客官,您来的正是时候,今天刚做好。”
老板从柜台下取出一个锦盒,轻轻放在桌上。
李环打开盒子,从内取出一枚玉佩。
这是他前些日子请玉器行雕刻的,用的正是那名神秘男子遗落在白玉楼的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