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兄弟,你还是个读书人啊?”阮七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张轶,摇摇头道,“真瞧不出来……”
张副统领这拿刀的手,可不像是个拿笔杆子的。
“靖康年,我来京应考,正瞧见靠山郡王在黄河南岸大破金军,我心甚向往之,便投笔从戎了!”张轶笑了笑,也不介意叶春与阮七的态度。
凡知道他是读书人身份的,大多都是他们这个反应。
张轶早就习惯了。
“张兄弟,靖康年,你就跟了靠山郡王?”阮七顿时双目放光,“你可跟着王爷打过哪些大仗?”
“我啊?从黄河大营开始,北上太原,东入太行……一场仗也没有拉下。”
张轶娓娓道来,只让阮七听得大呼过瘾,当场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张兄弟端的是条好汉!”
张轶摆了摆手,谦虚道:“哪里,哪里,不值一提而已。”
当然,张轶张副统领也略过了一些事情。
比如他那日与友人在黄河南岸大摆筵席,欲要睹姚平仲夜袭金军。
结果姚平仲被金军打得大败,还被金军夺了船只,杀上了南岸。
而,张副统领则与友人当场就被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后来,张轶知耻而后勇,再加上科举不顺,便投到了靠山郡王军中,成了一个厮杀汉。
阮七与张兄弟聊着战事,叶春却是暗暗心惊,他与阮七不同,虽然学业不成,但也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对方敢说来京应考,必是个正儿八经的举人身份!
这丘八,莫非在吹牛?
叶春试探的问道:“此去倭国,不远万里,不知张统领可有指教?”
“指教谈不上。”张轶想了想说道:“据我所知汉书、后汉书记载,古代那岛国确实称为倭国。
但,新唐书·日本传中又有记载:咸亨元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
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人家都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果然不差!”阮七权从旁权当听了个热闹。
但,叶春的面上表情可就精彩了。
什么汉书、后汉书、新唐书,他顶多就听张平安过个名字,连看都没有看过,更别提知道了!
这丘八,不对,张副统领竟然真是读书人!
而且叶春本人都不知道,那倭国原来还叫日本!
叶春知道此行事关重大,当下便端正了态度,诚心诚意的求教道:“张兄学富五车,小弟佩服,还请兄台不令赐教!”
“谈不上,谈不上,我就看过几本书而已,也当不得真,叶兄你就做个参考好了。”
张轶也不在乎叶春的前倨后恭的态度,反正海上闲来无事,便又继续说道:“那日本据我书上所知,当初曾与大唐在高丽交过手,被唐将刘仁轨杀得大败!
之后再不敢来犯,年年遣人来唐朝留学,又遣妇人过来借种很是恭敬!
我料吾等此行当无大碍!”
“如此便好!”
叶春长长松了口气,提着的心全算是放下去了。
此行,他可是赌上了全部身家与个人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