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过后,数十骑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了关外。
这数十骑中打头的是两个骑士,二人皆是甲胄在身。
其中年轻的骑士背负双刀,另一个则年长些,瞧二人模样倒是有几分相似,当是父子。
关外骑兵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惊动了关上的守军。
“来者何人,此处乃是大散关,无靠山王手令,任何人不得进入!”
在守军戒备的眼神中,那年长些的骑士打马上前应道:“鄜延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李永奇,奉命前来拜见靠山郡王,劳烦通报一声!”
“原来是李总管到了,还请稍后片刻。”
关上的守军在核实过了李永奇的身份后,便急急忙忙报信去了。
靠山郡王特意交代过的,若是李永奇前来,不可怠慢。
就在李永奇忐忑不安之际,大散关关门大开,一大群人自关内涌了出来。
李永奇的目光掠过众人,轻易的就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熟人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刘锡。
那刘锡贵为经略史,此时并没有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反而略微落在一个年轻人后头。
大散关内能比刘锡身份还高的,这年轻人的不问可知当是靠山郡王无疑!
李永奇顿时慌乱的下马拜道,“罪臣李永奇拜见靠山郡王!”
李永奇一拜,其身后的数十骑亦是跟着下马,纷纷拜伏于地。
待张平安来到近前,立刻就将李永奇搀扶了起来,“李总管,你能够不贪图他国虚荣,率军千里而返,实在是难得!”
“李永奇不敢当王爷的谬赞,唯有以死报国,以赎前罪!”李永奇激动的说道。
张平安方才的话一出口,李永奇及身后众人皆是齐齐松了一口气。
不管是弃城而逃,还是投靠了敌国西夏,哪一项都是重罪。
李永奇来的时候,心中便做了最坏的打算。
但,今日能得到张平安与大庭广众之间亲口承认,他身上的罪名才算是彻底一笔勾销了!
“本王今日能得你相助,真是如虎添翼!”
张平安笑呵呵的握着李永奇的手臂道,“李总管一路辛苦,关内已经准备了宴席为你接风洗尘!”
张平安所言可不是客套,如今他的麾下都是些陕西六路的残兵败将。
所有兵马加起来,连完颜宗辅手中的零头都没有!
李永奇这一来,不管那四万人能不能打,至少能壮壮声势。
张平安亲自引着李永奇进了关,先是一一向其介绍了关内诸将,又在宴席上频频举杯相邀,更是当众大加夸赞。
天可怜见,李永奇这番人出身的世袭苏尾九族巡检,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酒酣耳热之际,李永奇离案而起,“吾有一计可破金军,愿献于王爷!”
“李总管计从何来?”张平安好奇问道。
说实话,张平安拿完颜宗辅二十万大军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双方兵力实在是太过悬殊了。
宴席上众将见李永奇出头,亦是没了声响。
热热闹闹的宴席上,顿时针落可闻。
这时,李永奇面红耳赤,梗着脖子道:“金军虽众,但却需大量粮草维持。未将麾下有轻骑四万,愿为王爷去断金军粮道!”
“好!”
“待李总管马到功成之日,本王定然保举你为环庆路经略使!”
张平安对于李永奇当场就许下了重利。
“谢,王爷!”
李永奇激动的叉手拜道,一路经略使可以算是武臣的顶点了。
数日后。
张平安目送着李永奇的兵马离开了大散关,随行的除了李永奇外,还有李孝忠、张俊二部。
那日李永奇献策的时候,李孝忠与张俊紧跟着也是出列求战。
张平安自然不会挡着人家的建功立业,索性便让这两人一同离开了大散关。
关墙上,张平安目送着骑兵远去,冥冥之中回望和尚原,透过那重重峻岭,直达渭水河畔,似乎亦是有双眼睛在死死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