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侩待官家赵谌放下酒杯后,话锋忽的一转,面色悲痛道:“只是连年征战不断,也不知葬送我大赵多少好男儿!”
“秦爱卿所言正是!”官家赵谌点头附和。
但,殿内众臣大多不以为然。
一些丘八罢了,也配称好男儿?
东华门唱名者,方是我大赵好男儿!
不过,殿内的官员各个都是人精,见官家赵谌与秦侩一唱一和,定是还有下文,当场也没人出口反驳。
秦侩眼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当即下跪道:“臣请官家重赏北伐的功臣,莫要寒了将士们的心!”
“理当如此!”官家赵谌很肯定的点头应道。
“臣秦侩再请官家立北伐军大元帅、靠山郡王、张平安为燕王,赐丹书铁券、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非如此不可表其功!”
大赵目前的枢密院,原知枢密院事曹辅于任上病故后,便有官家赵胜的新晋宠臣秦侩做了一把手。
而,秦侩今日所言,必然是得了官家的授意!
“靠山郡王立下这泼天的功劳,是该受此殊荣!”
“臣等复议!”
秦侩话一说完,殿内众臣再次群起复议。
便是李纲等几位相公亦是沉默不发一言。
历史上,大赵凡是封了王的,就没有人再掌过兵权。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大赵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张平安若是封了燕王,从今往后便得交出兵权,在汴梁做个闲散王爷!
这些事情,自然不会有人在殿内与张平安多言。
毕竟发话的都是文官,在削弱武人的兵权上,他们天生就站在同一战线!
至于殿内的武官们对此,则早已习以为常。
秦侩与官家赵谌唱了半天戏,却见那靠山郡王张平安仍是端坐案前,只顾大口吃喝,并不起身谢恩。
秦侩皱了皱眉头,暗骂了一声,端着酒杯朝着张平安就凑了过来,“郡王,太祖曾言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
几位王妃如今皆有身孕,以后花钱的地方,恐怕不少。
不如多积金银珠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岂不快哉!”
秦侩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只要张平安今日交了兵权,那便保他几世的荣华富贵。
“燕王,你替大赵出生入死,征战多年,也是该歇一歇了。在汴梁当个清闲王爷,也挺好的!”
康王赵构也凑了上来,脸上挂着嘲讽的笑容。
当年他差一点就当上了九五之尊,就是眼前之人坏了自家的好事!
这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谌儿颇有太祖之风,今日之事不失为一桩美谈!”
太上皇赵佶捻须笑道,此番张平安交了兵权,他也算对金人有个交待了。
“靠山郡王,皇恩浩荡,莫要意气用事。”
殿内一些文臣此时也是跟着帮腔道。
“靠山郡王,莫非是贪恋军权,不肯放手?糊涂啊!”
而,某些聪明人则已经开始站队了。
张平安进了这汴梁城,万事那可由不得他了!
官家看情况,就没准备放张平安再回燕云。
此时不出来表忠心,更待何时?
而,官家赵谌看着不动声色的张平安,面色越发的难看了起来。
“都说完了?”
忽的,张平安拍了拍手,笑呵呵的站了起来,双手猛地握着身前的案几,用力往前一掀。
直娘贼的!
唧唧歪歪!
爷爷不发话,都当俺是吃素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