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父,不如这样……”朱雄英凑到了皇帝朱元璋的耳边,神秘兮兮的在他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这还真是……”皇帝朱元璋一时间居然尬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好大孙居然想出了这样一个法子。
“这是不是有点……”皇帝朱元璋有些犹豫。
朱雄英见大父朱元璋有些犹豫,决定当机立断,于是道,“这样是不是挖苦了他们?难道这不是很好吗?”
皇帝朱元璋缓缓落座,然后长舒一口气后,皇帝朱元璋蹦出了一个字,“六!”
“六?”朱雄英一愣,自己的大父朱元璋也成了穿越者?
“这不是你说给董伦的话?”皇帝朱元璋道,“咱觉得这种新奇的表达方式还不错,咱就拿来用了!”
“那就这么办了!”朱雄英当即跟皇帝朱元璋确定下了这件事情。
三天后,高丽国派来的使者已经到了应天,负责接待外国使者的鸿胪寺官员将这几位高丽国的使者安排到了会同馆。
晨光微露,高丽正使金允中已换上赤罗朝服,头戴乌纱展角幞头,对镜整理衣冠。通事(翻译)低声提醒:“大人,鸿胪寺官员将至,万勿错漏‘三跪九叩’之礼。”金允中颔首,袖中紧攥檀木国书匣——匣面阴刻五爪金龙,乃明廷钦赐藩国专用。
馆外骤起马蹄声,鸿胪寺少卿王俭率十二名锦衣卫抵达,朗声道:“陛下巳时御奉天殿受朝,请使臣即刻随本官入宫!”
金允中随仪仗穿过千步廊,见午门五凤楼巍峨如天上宫阙。丹陛两侧立十八头铜獬豸,鸿胪寺赞礼官高唱:“高丽使臣至——!”声浪次第传至奉天门。
太孙朱雄英着四团龙圆领袍,立于御阶西侧。皇帝朱元璋在御座上正襟危坐,吏部尚书詹徽、礼部尚书李原名分列丹墀左右。
金允中行至玉阶前三丈,鸿胪寺官喝令:“跪——!”
金允中双手举国书过额,以汉话高呼:“高丽国臣金允中,恭祝大明皇帝陛下万岁!”声落伏地,俯首叩拜。
“敝国岁贡黄细苎布百匹、豹皮二十张、人参千斤——”使臣喉头微颤,汗水浸透中衣,再次叩拜。
“伏惟陛下垂怜东藩,永绥海表!”最后一叩时,殿角铜壶滴漏恰落下一珠,铮然清响。
皇帝朱元璋抬手:“赐座,上茶。”
两名小太监抬紫檀绣墩置丹墀东,金允中斜蜷着身子虚坐。
在经过了一番寒暄之后,皇帝朱元璋道,“太子如今替朕外出巡视,就让朕的太孙带你们逛一逛,看一看大明的风土人情。”
随后,朱雄英带着高丽国使者逛一逛应天各处。
刚走到军师桥附近时,传来了办丧事的丧乐。
高丽国的使者金允中看着一群人穿着白色的孝服和一些白色的魂幡,还有乐队在吹吹打打,好奇询问朱雄英,“太孙殿下,这是在举行什么仪式?”
“这是在成亲!”朱雄英一边说,一边用余光扫过了鸿胪寺跟着的这些官员。
PS:解释下最近一段时间更新和更新字数不太稳定的事情。因为开春了,作者因为湿气重的原因,每次下了班之后很容易犯困,等一觉醒来之后就半夜了,所以正在吃药调理,趁着上班摸鱼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