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王进,林冲二人得知此事后,会作何感想?
二人毕竟不是武松,大概率是不会半路截杀高俅的。
王进和林冲是专业的教头,二人大多数时间,都被留在高唐州教授护院们,
柴宣出外,经常带着栾廷玉,武松和时迁三人。
也就是说,高俅在高唐州被找到,定会引起哄动,王进和林冲也会第一时间得知。
…
第二信是黄文炳的,
此子得知太尉府传出喜讯,说是高俅还未死,眼下正在高唐州。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高坎,高俅对他一向宠爱,若是得知高坎在正月里冻死街头,必定大怒!
高俅不会怪罪自己的妻妾,但决对不会放过跟高坎一同的玩伴们。
高坎曾来“玉珠明镜行”找到黄文炳之事,也是瞒不住的,
黄文炳以小人之心揣测,认为高俅定然饶不了他,
于是,黄文炳找到高俅正妻的胞弟,将自己在“玉珠明镜行”的股份半卖半送,让对方来当东家,掌柜和伙计这些都未动。
那人听说每年能好几千两银子,自是大喜,欣然买下。
黄文炳趁着高俅还未被接回东京,带着小妾和孩子,先一步返回了高唐州,
只有在柴宣的地盘,他才有安全感。
柴宣对此人趋吉避凶的本事,倒是有些佩服。
高唐州发生这般多的事,柴宣也不敢在徐州上多耽误,带着栾廷玉等人回了高唐。
……
林冲与王进聚在一起商议,二人都很矛盾。
高俅被东京派来的使者找到,今日便要动身离开,
柴宣等人不在,二人都没有主意,不知道该不该去劫杀高俅?
林冲在梁山落魄时,做梦都想宰了高俅,
后来被柴宣接来高唐州,与妻女重聚,他所失去的东西,全都回来了,而且比之前生活得更好。
他本就是一个没有野心和太多欲望的人,
想得是小富则安,一家人美满幸福,此生足矣!
他担心去劫杀高俅,会将眼前的幸福给毁了,
他更不想带着娘子再回梁山那鬼地方落草。
所以,林冲已经肆然了,为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他选择了放下仇恨。
相比之下,王进更有主见一些,但他最恨的人是高廉,而非高俅,
高俅逼得他四处流浪,高廉却逼死了他的母亲。
过年时,王进曾有机会手刃高廉,可惜功亏一篑,只断了高廉一只胳膊。
这次他本有机会杀了高俅,又因为不愿乱杀无辜,错失良机。
王进重重一叹,道:“罢了,我等不能因为个人私仇,给公子招来麻烦。”
林冲闻言一喜,也道:“是啊!林冲瞧着公子是个做大事的人,若因你我二人的私仇,引来高俅那老贼的报复,确实有负公子的大恩!”
二人一番商议,果如柴宣猜想的那般,放过了高俅。
柴宣回到高唐州,得知情况,先去安慰林冲和王进二人,并向其保证,有朝一日,定会助他二人报仇!
二人自是感动莫名,躬身相拜。
…………
梁山上,
王伦与朱贵,杜迁,宋万三位头领聚在一起议事。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三位兄弟,晁盖一伙人犯下大罪,前来投奔,非哥哥我无容人之量,实在是这些人面目凶狠,不像善类,
若留他们在梁山,我们兄弟怕是早晚有一天会被其所害啊!”
朱贵,杜迁,宋万三人互望一眼,觉得大哥太过危言耸听,
他们入伙梁山,始终把自己当作贼寇,
既然是啸聚山林,自是越多好汉加入,才越威风,势力才会壮大,不怕被官府打上门来。
白伦说几人面相凶恶,犯下大罪,不正是上等的入伙人选吗?
完全不用怀疑对方是不是诚心要入伙,连纳投名状都省了。
想起之前,林冲要上山时,王伦便百般阻挠,千般刁难。
三人早就心存不满,
然,人在江湖,义气为先,
既然认了王伦坐第一把交椅,他们也不好违备他的决定,落下不忠不义的名声,只得听从王伦的安排。
眼看着王伦又不愿接纳晁盖这帮好汉,三人心中更加不忿。
朱贵率先说道:“大哥,这几人都是远近闻名的好汉,如今得罪了官府,诚心要来投奔我等,若是拒了他们,叫他们又往哪里去?
此事若传出去,江湖好汉们如何看呆我等?
好汉们岂不是要笑话我梁山无容人之量,不讲义气,以后谁还敢投奔我梁山?”
在江湖立足,名声有时比性命还重要!
人如此,山寨亦如此!
若是传出梁山寨主,不愿意接纳前来投奔的好汉,那么,梁山以后就别想在山东地界立足了,
好汉们每当提起梁山,必当唾之!
他们这些在梁山坐交椅之人,也会连累着被骂,
日后行走于江湖,必是人人唾弃,再无脸面。
杜迁,宋万也频频点头,深以为然,也都纷纷出声劝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