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3章 桌上人下棋,桌下人拼命(2/2)

黄文炳顿觉畅快无比!

“宋公明既然亲自登门,黄某自当给你几分情面,

这一百万贯钱赔偿,是一文不可少的,

不过……你们梁山可以分期来付,每年付上一些,利息可以便宜些,只要你们以后乖乖听话,或许……”

客套几句后,黄文炳直奔主题,他将“听话”二字,故意说得重了些。

然后,便不再说后面的话,让宋江去揣摩。

宋江自是听出其中深意,皱着眉头,起身作揖,道:“宋江愚钝,还请黄押司说得详细些。”

黄文炳哈哈直笑,

笑罢,意味深长地看着宋江,道:

“宋公明,你我皆是读书人,你当押司结交四方豪杰之时,黄某还在为生计奔波,你可知为何,你如今当了贼,而我做了官呢?”

宋江垂头不语。

黄文炳继续道:“那是因为黄某背后有人!良禽择木而栖,你无依无靠,惹了乱子,自然没人为你保驾护航。”

宋江想了想,诚然道:“黄押司高见,宋江受教了。”

“那你想不想也找个靠山?”

黄文炳话锋一转,眯着问道。

宋江再次沉默。

黄文炳道:“你是聪明人,该是知道当贼寇终是死路一条,唯有招安,方能脱离苦海,一跃冲天。

而想要招安,必须在东京朝廷有大人物帮你说话,

大人物们可不喜欢无能之辈,想要得到那些大人物的赏识,你必须要有价值,”

宋江心中一动,黄文炳所言,正中他心扉,

自从被逼当了贼寇后,他一直在想梁山和自己的出路,

奈何他之前接触的圈子太小,巴结不上真正的高官,

又因为他还未坐上梁山的头把交椅,有些事情,他作不了主,有些话,他不能说。

所以,他一直想招安,却不敢对他人提及。

宋江问道:“还请黄押司明示,宋江该如何去做?”

黄文炳压低声音说道:“打下大名府,你就有钱了,所得财货,七成送来高唐州,到时,你便有资格作一枚棋子了。”

宋江满脸震惊,不可思议的瞧着黄文炳。

他万万没想到,黄文炳竟然要他去攻打大名府?

这人怎比他这个贼寇还像反贼?

黄文炳冷笑道:“你且回去,多加思虑,若是答应,再来禀告,黄某自会放人,若是办不到?后果你自己去想。”

宋江思绪如飞,很快便想通其缘由,又是惊讶,又是兴奋,

他毅然站起,拱手道:“黄押司吩咐,宋江必不敢推辞!定全力以赴,打下大名府!”

黄文炳瞳孔微缩,随又笑道:“好个宋公明!黄某没看错人!”

………………

宋江从高唐州离开,被关押的吴用,雷横,李逵,花荣等人也被释放,随他一同。

回了梁山,重新整顿训练兵马。

宋江并未将救出吴用等人的细节透露,与黄文炳的对话,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关于招安之事,他得掌控梁山之后,才能徐徐图之,

他不能让梁山兄弟知道,他与黄文炳答成了某种协议,

否则,他会被误以为是梁山的叛徒。

至于如何找个由头攻打大名府?

宋江找到吴用,私下商议。

吴用道:“大名府知府乃是蔡京女婿,兵多将广,想打下此府,怕是不容易啊?哥哥若要借粮,何不找个小些的州城来借?”

宋江摇头苦笑,道:“此事一言难尽,非宋江不愿告之吴学究,而是宋江实则有难言之隐,望吴学究体凉,

总之,打下大名府,关乎我梁山生死存亡,宋江没的选择!”

吴用也是心思活络之人,很快便听出宋江话里有话,只是不便说出罢了。

他道:“公明哥哥放心!吴用必竭力相助。”

…………

重和元年,十月,

今年冷得特别早,刚入十月,河面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

东京城内物价飞涨,特别是石炭价格,已经涨到去年最高点。

许多人已经在囤积石炭,各地运石炭的船只刚一靠岸,满船的石炭便已被有权有势的人瓜分。

越是灾荒年,越是好赚钱,

东京城内的寻常百姓们愁眉苦脸,冻得瑟瑟发抖,权贵们却在抓紧时间磨刀霍霍,准备着一场盛宴,

不知不觉间,卖儿卖女的穷人也越来越多,奴仆的价格直线下跌。

皇帝赵佶高高在上,瞧不到百姓疾苦,仍陶醉在国富民安,一片繁荣的美梦中,不愿醒来。

垦岳已经初具规模,

赵佶一有空,便来此地游玩,看着自己的杰作一步步成型,颇为自豪。

十月初八,赵佶在垦岳饮宴,蔡京,杨戬,童贯,梁师成,李彦,王甫等一众奸臣全都在场。

自认为不是奸臣的柴宣,也被拉入了这个圈子,与童贯坐在一块儿。

“哎!这垦岳修得如此之慢,不知何年可完成?众卿家可有良策,多筹些钱财,多聘些民夫,让垦岳早日完缮啊。”

赵佶饮完一杯酒,悠悠叹道。

皇帝一提钱,在坐的众位奸臣便浑身不自在。

主要是因为皇帝太会花钱,诸位奸臣自认为已是万里选一的捞钱好手,但架不住皇帝越来越大的胃口。

蔡京乃是百官之首,六贼之首,其他人自然将目光都瞅向蔡京,皇帝见状,自然也将目光看向蔡京,笑问:“蔡爱卿可有良策?”

蔡京道:“臣定当殚精竭虑,为官家分忧,今冬天寒,石炭紧俏,炭商必会提价,营利颇丰,不如增加一成的炭税。”

赵佶心中一喜,笑问道:“此一项,能增加多少税收?”

蔡京回道:“一个冬季有二十万贯。”

赵佶大笑,道:“此计甚妙,你快些去办。”

童贯,杨戬,李彦等人,却在心中冷笑,

东京人口过百万,每户人家做饭取暖都依仗石炭,平均下来,每个冬季,一户人家至少能烧掉三四千斤石炭。

而现在石炭的价格已涨到每斤七文钱,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冬季每月烧石炭,都得烧掉一二贯钱,这还不算那些做生意的人家。

整个东京每月石炭交易额约在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万贯,一个冬季约四百万贯左右,这还是石炭不再涨价的情况下。

若石炭价格再涨上几成,每个冬季的石炭交易额能达到五六百万贯。

增税一成,便是多征收五六十万贯。

而宋朝的增税一成,里面还有玄机,各种盘剥下来,实则远不止一成。

能让那些石炭商,哪怕价格提高一成,也会亏钱。

蔡京却说只能增加二十万贯,可以想象,这老贼又可趁机拿回去多少?

当然,看破不说破,闷声捞钱不内斗,这是作为奸臣的基本素养,反正大家都有捞钱的门道,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没人站出来揭穿蔡京。

赵佶又能多收入二十万贯,笑得满面春风,

蔡京同样开心,

作为百官之首,东京城石炭行业,其实是掌握在他手中的,开封府尹是他的心腹,整个石炭商会,都得看他的脸色,每年也会给他送大把的银钱。

柴宣见宴会的气氛如此融洽,便也出声说道:“官家,臣想扩大暖房面积,多种些菜蔬,让东雅阁每个冬季也能为官家,赚来二十万贯钱的收益,以助官家修缮垦岳。”

“哈哈哈……好!朕准了,柴驸马为朕分忧,朕心甚慰啊!”

赵佶闻言,龙颜大悦,连声夸赞。

他是越来越喜欢柴宣这位驸马了,主要是能为他搞钱!

谁会拒绝一个每个月都为了送来大量银钱的好女婿?

当然,身边的小黄门们也常有意无意,在他耳边说柴宣忠君爱国,懂得为官家分忧,

显肃皇后也常夸柴宣夫妇孝顺,嘉德帝姬嫁了位好夫君,还是自家人知道官家的难处云云,

赵佶耳根本就软,一来二去,越发的信任柴宣,

一听说柴宣要扩大暖房面积,在座的众人脸色各异。

童贯,梁师成等人知道柴宣,又要借机抢占蔡京在东京城外的田地,

一个个等着看蔡京的笑话。

蔡京却是阴沉着脸,刚才的喜悦荡然无存。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