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章 破译分析(2/2)

“这样的信息混淆不是普通黑客能做到的,他们甚至能在历史记录里留下假代码,误导我们。就像往迷宫里不断放镜子,让你看不清原路。”

林栋深吸一口气。

“有无可能对方是超大规模的情报组织,拥有不受限的资源?”

苏珊摇头,“我不排除任何可能,但技术水准……普通组织恐怕没有这种层次的时空映射加密能力。”

“建议尝试并行对比全网已知最先进加密案例,看是否有相似模式。”泰坦接话道。

“同意并行。”

苏珊按照林栋命令,让泰坦并行网络数据库对照,结果全是零匹配。

林栋侧目看着光幕。

“无匹配,这意味着对方使用的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体系。既然如此,不如使用更多未来科技手段。例如,尝试一下多粒子纠缠侦测器。”

苏珊一愣。

“多粒子纠缠侦测器?那可是……能在信息层面捕捉非线性关联的设备,但正常科技实现难度极高。”

“小事而已。”

林栋说罢,在意识中再次调用系统,花费50点属性点兑换了“多粒子纠缠侦测器全套技术”。

【当前余额:60亿美元】

【身体掌控度:92%】

【自由属性点:511】

“正在加载全新算法,产线已调整,预计2天后开始生产。”

“做的不错泰坦,我们可以先用多粒子纠缠的算法对之前的加密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看是否能捕捉到哪怕一丝偏差,使我们找到端倪。”

光幕再次变换,数据点重新排列。

这次,一些微弱的关联线条出现,如同在混乱星空中捕捉到几条淡淡的星轨。

“有极其微弱的一致性出现在数个跳点之间。”泰坦汇报,“这些跳点似乎都在数十毫秒时间间隔内发生特定波段微扰。这种扰动或许是对方传输协议的副产物。”

苏珊精神一振。

“如果能确定这种微扰的频率特点,我们就能尝试锁定某个源头节点。即使不能确认敌人身份,也能缩小范围。”

林栋凝神。

“快,继续深入分析。”

泰坦将数据放大,频率曲线浮现。

它的频率不稳定,却有某种周期性,无规则中暗含半规则,像是高级密码师留下的偏差。

苏珊盯着那条曲线。

“这不像是人类现有协议的误差,也不符合已知自然现象。这是某种故意保留的微标记吗?对方在挑衅?还是在传递暗示?”

“可否锁定这条特征曲线最初出现的时间与地理位置?”林栋问道。

“初步估算,这些特征在大西洋海底光缆某段传输时首次出现。具体坐标有误差,需要更多数据才能精确。”

大西洋海底?

“那里是全球光缆密集区,各大洲数据流都会经过。不足以明确归属。”苏珊叹了口气。

“虽不满意,但总比一无所获好。至少我们知道对方在那片数据环节中露出一丝不完美。等侦测器生产出来加装到我们服务器以及量子卫星上,说不定能获得更详细的线索。”

林栋不奢望一蹴而就。

既然敌人拥有如此诡异加密和跳点手段,破解肯定是漫长战役。

好在有系统在,使他们稍有进展。

“实在太可惜了,我本来以为今天能有结论呢。”

“别着急苏珊,计算这么久了,想必你也累了,我们先去休息吧。”

“听你这么一说,这样高强度的分析确实让我脑子有点胀。”

苏珊点头,轻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泰坦建立加密档案,标记这条特征曲线。明日再议。”

“已加密存档。将优先关注该特征,若有新线索会自动提醒。”

两人走出主控室,长长的走廊中灯光柔和,地面洁净得能映出人影。

此刻基地中其他人员大多已休息或在别的区忙碌,不会有人来打扰。

走廊尽头有个休息区,摆放简单舒适的座椅和加热茶水机。

苏珊倒了两杯温热花草茶,递给林栋一杯。

两人坐下小口品尝。

苏珊轻声问道:“你有预想过万一解不出邮件该怎么办?”

“即便暂时解不出,我们也可通过别的线索追查敌人。我们的情报网、财务渠道、技术侦察手段在不断扩充。加上未来科技的帮助,我不信对方能毫无破绽。”林栋自信地说道。

苏珊放下茶杯,眼中有星光闪过:“嗯,我相信你。”

这份信任让林栋心中一暖。

他并不孤单,有苏珊这样的科研臂助,有泰坦这种无形智囊,还有整个团队在外围忙碌支持。

无论敌人是谁,他会从容应对。

两人静坐片刻,无需多语,心中已有共识。

破译之路漫长,但他们已踏出第一步。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