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他们双方争斗的这段时间里,暗中将林大人收集的罪证送往京城,说不定待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圣上的旨意正巧抵达了,邹大人正好携圣旨收场!”
这话一出,林如海与邹彰二人眼中顿时一亮,邹彰忍不住赞叹道:
“好!好啊!真是好一个将计就计、隔岸观火,最终坐收渔翁之利!沈公子此计堪称绝妙!”
林如海亦捻须而笑:“沈公子深谋远虑,我看此计可行!邹大人,你觉得按沈公子所说的办如何?”
邹彰笑道:“毫无异议,此计若能成功,我们确实无需做其他的了。”
沈蕴听到二人夸赞,心中不免泛起一丝自得,但很快便恢复了冷静,提醒道:
“二位大人,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还需提防吴天扈有所警觉,倘若他识破我们的计策,必定不会再与盐商纠缠,转而会将矛头对准我们。”
邹彰收起笑容,神色凝重地点头:“沈公子提醒得是…”
说着,他便与林如海开始商议具体的细节,包括若吴天扈警觉,应当如何应对等诸多事宜。
商议完后,林如海看向沈蕴,说道:
“沈公子,为避免引起吴天扈的注意,我想劳烦你陪同小女回一趟姑苏老家,不知你意下如何?”
沈蕴听后,内心不由一阵悸动,这可是难得的与林黛玉单独相处的机会,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
不过,表面上依旧沉稳,回道:“承蒙林大人信任,我自然乐意效劳。”
林如海见他应允,眼中欣慰之色愈发浓郁,他特意让沈蕴陪同林黛玉回姑苏,除了他说道不引起吴天扈注意外,也有意让二人多些相处的机会。
再者,沈蕴的武力与智谋,林如海已然十分认可,让沈蕴护送林黛玉回姑苏,他自然放心。
当下,林如海捻须笑道:
“既然沈公子你愿意,那就这么说定了,后日便动身。”
沈蕴恭敬应承下来。
邹彰却关切地问道:“林大人,沈公子还需为你治病,他这一离开,可行吗?”
林如海尚未作答,沈蕴抢先回应:
“邹大人不必担忧,林大人如今已脱离病危期,病情并无大碍,痊愈只是时间问题。”
“况且,此次回姑苏也不会耽搁太久,想来三日也足够了。”
尽管林如海并未明言让林黛玉回姑苏老家是做什么,但邹彰已然猜到,此事必定与林如海收集的证据相关。
听完沈蕴的话后,邹彰点头:
“既然如此,那林大人的病情便无需忧虑了,而沈公子护送林小姐回姑苏,事关重大,我认为还是多派些人手随行更为妥当。”
林如海与沈蕴对此均无异议,毕竟林黛玉的安危确实需要着重考虑。
见二人都表示赞同,邹彰接着说道:
“沈公子,我会安排二十名风羽卫小校听你调遣,全力保障林小姐的安全!”
沈蕴听了,不禁心潮澎湃,赶忙答谢:“多谢邹大人对我的信任,我定不辜负邹大人的期望,必护林小姐周全。”
毕竟他不过一介白身,邹彰能够安排二十名风羽卫小校供他指使,这是给足了他面子,抬高了他的身份。
林如海也跟着感激道:“有劳邹大人费心,林某感激不尽。”
邹彰听着二人意思相近的话语,不禁觉得有些有趣,看了看二人,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林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这本就是本官职责所在。”
沈蕴这时想起了什么,神色庄重请示:
“邹大人,我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大人恩准。”
邹彰见他如此神情,也收起笑容,神色严肃:“沈公子请讲,只要是本官力所能及之事,自无不应允之理。”
听到邹彰这样的回答,沈蕴愈发认同林如海对他‘忠正’的评价,邹彰确实与其他风羽卫指挥使不同,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沈蕴说道:“家师沈太医已然亡故近六日,如今真相已然大白,作为他的弟子,不知我可否为家师操办后事?”
邹彰听后,神色带着一丝肃穆,回道:
“沈公子即便不说,本官也会依照朝廷章程为沈太医办后事,同时,本官也会奏明圣上,沈太医奉命南下,却惨遭谋害,想来圣上定会下达旨意。”
说到此处,林如海插话:
“邹大人,你向圣上奏报之时,能否顺便提及沈公子的功劳?若不是沈公子,我至今恐怕还昏迷不醒。”
“而陆仟这个真凶,不仅会逍遥法外,更会给邹大人你南下办案带来难以预估的阻碍!”
邹彰回应道:“林大人放心,即便你不说,我也会如实向圣上禀报事情的来龙去脉,沈公子的功劳,我自然会详尽上报。”
“想来圣上得知沈公子尽得沈太医衣钵,还揭穿了陆仟等人的真面目,为查明沈太医被谋杀一案提供了关键助力,圣上一定会嘉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