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方才,她还信誓旦旦地对贾宝玉说,沈蕴不过是个低微的医徒药童,根本配不上林黛玉的家世。
可没想到,转眼间,就得知沈蕴获封爵位和头衔的消息,这打脸来得实在太快了!
贾母身为超品的国公夫人,自然明白,如今天下承平,想要获封爵位,那是难如登天。
就拿开国一脉的侯府来说,到如今,其爵位大多也都降为了男爵。
因此,沈蕴能够得封三等男爵,实属难得,也难怪京城的权贵们都纷纷打听他了。
过了好一会,贾母才回过神来,嘴角微微抽搐,抬眼看向贾政,开口询问:
“圣上缘何会封他为三等男爵?莫不是立下了什么大功?”
贾政微笑着解释道:“想必老太太也听闻南边爆发瘟疫一事,为此事。圣上曾询问朝中诸公以及太医院的太医们应对之策。”
“然而,却无一人敢站出来解决这瘟毒之患,圣上便下旨宣告,若有人能解此瘟毒,必加官进爵。”
“而这位沈蕴公子,医术绝伦,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此次南边瘟病得以遏制,未再爆发,全是这位沈公子的功劳。”
听闻此言,贾母只觉得脸上愈发滚烫,嘴角的抽动也更厉害了。
以她的阅历和眼光来看,靖昌帝封赏沈蕴三等男爵位,绝不仅仅因为此事,其中必定另有更深层的缘由。
结合林如海升官一事,贾母心中已有几分猜测,或许和盐政有所关联。
不然,仅仅只是解了瘟毒,断不可能一下子就封至三等男爵。
要知道,公侯伯子男中,男爵虽处于勋贵之末,但也绝对算得上是勋贵之列。
刚刚她还口口声声说沈蕴不过是个医徒药童,身份低微,转眼摇身一变,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贵。
像荣国府这般的老旧勋贵,在某些方面,恐怕还比不上沈蕴呢。
毕竟,一个是冉冉升起的新贵,深得新皇看重,而另一个则是已开始衰败的老旧勋贵,还被新皇忌惮。
就在贾母暗自思忖之际,又听贾政接着说道:
“林妹夫在来信中,着重提及了他这个未来女婿。”
“说这位沈蕴公子品貌出众,且足智多谋,更有着不凡的身手,不仅将他从命悬一线救了回来,还数次护黛玉周全。”
“他们林家着实欠了沈公子不少恩情,又见黛玉与沈公子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便想着为他们二人定下婚事。”
“林妹夫也说了,此事定得匆忙,未来得及知会各家亲戚,正巧琏哥儿就在他家,便想着让琏哥儿留下见证,之后再回京。”
说到此处,贾政朝着贾母请示:
“我觉得,这是大好事,即便琏哥儿不在他家,按理,咱们家也该派人前去道贺。”
“琏哥儿在信中也夸赞那沈公子医术精湛,品行很好,说不定日后咱们家还有求于人家,与之交好,对咱们家也是大有裨益的。”
“不知老太太意下如何?”
贾母听闻,嘴角嗫嚅,欲言又止。
此前她收到贾琏的回信,得知沈蕴医术高超,便吩咐贾琏与之结交,不可怠慢,也是想着,说不得就有需要沈蕴医治的时候。
只是,当听闻林如海要将林黛玉许配给沈蕴时,她对沈蕴的态度瞬间转变,变得厌恶且鄙夷不屑起来。
正巧贾宝玉也为此事摔了玉,她便想着插手此事,绝不能让林黛玉嫁人,毕竟她这个外祖母都还没点头呢。
就算她作为外祖母,从道理上不好强行约束林如海这个生父,但她自信还有其他办法,能让沈蕴主动知难而退。
可如今看来,恐怕是难以做到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林黛玉和沈蕴这门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