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活?”一个女村民急匆匆问道:“老爷,您说的是什么活?我们都愿意干的!”
“是啊!我们都愿意干的!”其他女村民也纷纷附和起来。
“那你们…有没有会编草鞋的?”林政眼珠子一转,试探着问了一句。
今天在城下町的时候,他特意把那些纳屋都逛了个遍,对当下市场上的畅销品、也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说起来,这古往今来、畅销品的品类或许有所变动,但性质上却没有任何变化:最好卖的永远是消耗品!
像宗教用品,卖得最好的是最廉价的线香;而日用品方面,卖得最好的是会经常磕磕碰碰的陶器;
又比如军需用品,卖得最好的不是刀剑甲胄、也不是马匹布料,而是最常见的草鞋!
像这样简单又不愁卖的东西,林政自然也想跟着卖;正好这些女村民自己送上门来,那他自然是顺水推舟了…
“草鞋?”
“啊!我会我会!我会编草鞋!”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女村民兴奋得大叫。
“我…我不会,不过…我愿意学的!”另一个年轻些的女村民、则可怜巴巴的看着林政。
“那个…编草鞋我们是会的,但每个人编的不一样、也不一定都好穿…”
这时,药婆婆却皱起眉头:“做的慢做的不好的、怕是还挣不回工钱,你看…”
“婆婆,这编一双草鞋…需要多长时间?”林政又没有编过草鞋,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核算这个成本。
“呃…这个要看情况的…”见林政对此毫无概念,药婆婆便凭着自己的经验、零零碎碎的介绍起来…
说起来,制作草鞋也就三个步骤:准备材料、盘鞋底跟制作鞋面。
在准备材料这个环节,收割草料并不困难,像稻草、蔺草、芦苇甚至是竹篾都可以使用;
但在处理草料上,却需要稍微下点功夫,晒干了容易断裂、晒不干又容易发霉,这就非常考验经验;
总的来说,整个准备环节大概需要三四天的时间,一个熟练工人每天可以处理2束草料,足以制作200双草鞋;
盘鞋底则要简单很多,只需把草料搓成草绳、再盘成鞋垫形状即可,手脚麻利的、一炷香时间就能盘一个;
而鞋面则分成两种,有做得精致、需要慢工出细活的,也有随便编几个鞋带、糊弄过去的;
算下来,一个人准备材料、四个人盘鞋底、15个人编鞋面,一天就正好能做出200双草鞋来。
再算算收入问题。
城下町的各家纳屋、基本都是3文钱一双草鞋,按他们的利润率算,供货价必然在1-1.5文钱之间;
这么算下来,这20人一天的劳作、也就能换到200文钱,折合每人可以拿到30合大麦,这生意完全可以做!
麻烦的是,这账没办法算得这么精确,因为村里有28个妇女,而且每个人都没办法干全职…
“这样吧,大家回去后,看看家里有没有编草鞋的草,都带到永井家的院子里。”
林政想了想,继续说道:“到时候分几个人出来专心盘鞋底,其他有手艺的、就负责编鞋面;
另外,为免大家今晚挨饿,我会让阿薰给大家做点杂炊的,好歹别让大家饿着肚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