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州笔架山前后待了半个月,眼看米粮尽空,再不换点吃的,迟早也得饿死。
相互扶持着,两人一拐一跳的靠近那具铜角木棺。
之前被那血尸撑开,木棺破坏的极为严重,几乎只剩下个架子。
不过打着火把朝那里头一看,白半拉眼睛却是一下发直,瞪的跟铜铃一样。
棺材底下,铺着厚厚一层银锭。
在火光下光芒闪烁,熠熠生辉,让他忍不住重重咽了下口水。
三四米长的木棺,这底下得埋了多少银两?
白半拉将火把递给一边的瞎老义手上,弯腰从中拿起一块,翻过身,一眼就看到银锭底下刻着行字。
“锦州城银饷!”
“大明崇祯十二年。”
看到那字迹,白半拉心头一动,果然和他之前猜测的差不多。
这野沟子里葬的,绝对是入关抢掠者之一,看这古墓规格,少说也是牛录额真级别的。
连锦州城的饷银都抢来。
除了满棺材的银锭外,还有许多瓷器玉石,可惜瓷器刚才那破棺中,被血尸毁了大半。
兄弟两个兴奋无比。
将行囊里用不上的东西全部扔掉,连衣服都解开充当袋子,拼命的往里装。
只是那股子激动情绪一散。
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
这么多明器,就他们两人根本搬不走。
银锭奇重无比,就算拼了命也只能带走小半,何况带了银锭就没法搬运玉石。
无奈下,两人只能挑值钱的。
一人背了大半包袱的玉石和金器走。
这里深山老林,想把明器兑换成银洋,还得去锦州城内,找那种信得过的典当行。
两人一琢磨,再想回来恐怕也不现实。
这些明器也不能留给其他人。
一狠心,出去的时候愣是把整座野山沟都点着了,山被烧了大半,那一片尽数坍塌。
等离开时,野山沟再看不到原来的样子。
除非是倒斗行的老江湖,否则谁也看不透底下还有一座大墓。
“既然带了那么多明器出来,瞎老哥,怎么还在倒斗?”
封白听得津津有味,只是心里头难掩惊疑。
“你不知道,我和老白千辛万苦去了锦州城,那典当行的没一个好东西,往死里压价。”
“到手也就几百大洋。”
瞎老义一脸气愤。
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他还是怀恨在心。
不过那会钱握在别人手里,由不得他们不换,更何况那种乱世,背一身明器晃荡,迟早被山匪盯上。
无奈下,只能接受典当行的低价。
从锦州城回去后,两人也分道扬镳,一个去了津门,一个南下往川蜀去了。
转眼一晃就是七八年。
“这次白老哥叫你,也是为了倒斗?”
封白端起酒壶给他满上,下意识问道。
“他信里没说明白,只是说有重要大事,一定得我去,老瞎子我有啥办法,这才从鄂北一路赶到了这。”
瞎老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脸色间闪过一丝无奈。
见状,封白也不好继续追问。
不过白半拉千里迢迢送信,就算不是倒斗估计也是顶天的大事。
“小哥,你还没说往冀州城是去?”
“哦,没啥大事,就是去一趟蜂窝山,求人帮我打造件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