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少,两人在山间横桥上闲聊了片刻,有小道士上山,请他们下去用膳。
“小施主,随贫道来,用过饭,贫道让人领你前去天师洞。”
封白点点头。
跟在行崖道人身后,一路又沿着石阶往山下去。
建福宫属南派,有五戒之说,算是清修之辈。
到了用膳的地方,所吃的食物也大多是素食,不过他也不介意,粗茶淡饭能填饱肚子就行。
吃过饭后。
行崖道人果然派了人,就是先前在道观外问他话的小道士,为他带路。
封白也没骑马,而是将大黑寄在了建福宫的的马厩内。
根着小道士,两人徒步往青城山更高处走去。
一路随意闲聊着,他才知道小道士上山不过三四个月,刚刚受过戒,和蜂窝山那些学徒差不多,也不是为了修道,只不过上山谋一条活路。
村子被山匪劫掠,家人尽皆死去,只剩下他一人。
无奈下,才上山出家做了道士。
如今也有道号,叫‘念真’。
小道士还未开始修行吐纳,也从未学过拳脚功夫,脚力自然没有行崖真人那般强劲。
两人一路走走停停。
差不多三四百米的山路,走了有大半个小时。
封白气息绵长,半点没事,但小道士却是满头大汗,累的都快喘不过气来。
山路难行,又多是乱石拦路。
从下往上只有一条狭长的小径。
沿路所见的那些结庐修行之人,草庐边都自行开辟田地,种上五谷杂粮。
说是修行,其实也就是归隐。
否则上山下山一趟,来回少说大半天,无粮都得饿死在山上。
不过所见之人,精气神倒是都极好,和建福宫中道人差不多,都蓄着长发,身穿长袍。
或读书念经,或下棋种田。
悠然自得,潇洒自在。
与蜂窝山顶那位坐化的道门前辈,有几分相似之处。
毕竟身处乱世之内,入山修行,也是无奈避世之举。
一直到栈道下。
念真小道士歇息了许久,等到心平气和了,才领着封白往栈道上一路走去。
和山下的建福宫完全不同。
天师洞人影极少,几乎没半点香火。
那座洞窟外的道观,也破败无比,估计早已经无力修葺。
就连脚下的栈道,走在其中,身侧就是万丈绝壁,一般人还真过不了这一关。
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尤其是山风吹过时,让人不禁生出一种随时都会跌落下去的惊恐感。
好不容易走到了道观之外。
道观下,和绝壁相连处,密密麻麻插满了木梁,看着就像是海浪中的一叶扁舟。
恐怕只要一次山崩,整个道观都会断裂。
而那洞窟处,便是大门。
似乎是听到动静,很快天师洞内便走出一个中年道人。
“陈道长,师叔祖让我带这位信士来此寻人,还望行个方便。”
见到道人时,念真小道士打了个稽首,认真说道。
“不知这位信士,所寻之人姓甚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