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82.抱歉!我是狗官(2/2)

“抱歉,我是狗官!”胡雪亭笑了。

一群百姓怒视,狗官,你才数到一!怎么就杀人了?

“2……”胡雪亭平静的道。

有些人愤怒的吼叫“狗官不把我们当人看!官逼民反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噗!”剑光一闪,那人被砍死。

有几人怒吼着,拿着手中的木(枪)想要刺杀胡雪亭,剑光一卷,那几人被砍成了两截。

“3!”胡雪亭平静的道。

胡雪亭身前千余人飞快的跪下,因为杀了突厥人产生的自己了不起,自己不可一世,自己可以单挑全世界,骁骑卫,丹阳铁骑,张须驼,胡雪亭,杨恕,不过如此,只要自己愿意,随时可以杀官造反,称霸世界的心思,立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胡雪亭,对官府的无穷无尽的恐怖。

“别以为你们这里人多,放在本座面前,你们只是一小撮爬虫!”胡雪亭厉声道。

“你们勇敢,你们杀突厥人,你们是豪杰,没错。可是,本座为什么要用不听话的勇士?”

一群百姓噤若寒蝉。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全部抓起来,扔到大牢!”她指着人群中的刺头,立刻有丹阳骑兵上前,把一群刺头像捉小鸡一样拎了出来。

“不要抓我,抓错了,我对朝廷忠心耿耿!”被抓的百姓扔下手中的木(枪),凄厉的哭喊,打滚,却被毫不留情的拖走。

跪在地上的百姓大气都不敢喘,只觉民心似铁,官法如炉。

“官爷,我儿子死了!”某个老妇凄厉的哭喊,“拿了你的护身符,却死了!”

“那又怎么样?是我杀的吗?再敢逼逼,抓你去坐牢!”胡雪亭厉声呵斥。张须驼闭上眼睛,只觉世界黑暗无比。

“官爷,人家信了你,死了儿子,你自然是要担责任的,不如给些银子安抚吧,也让她老有所依。”某个老汉抬头道,不管怎么说,人家的儿子死了,胡雪亭就要承担责任,谁让人家比较惨呢?死了人啊!胡雪亭站着,官府还在,自然要承担一切责任。

“来人,把他抓起来!押进大牢!”胡雪亭道,本座说了谁敢逼逼就抓人,当本座不存在吗?几个丹阳骑兵狞笑着,从人群中拖出了那个老汉。

“放开我!放开我!”那老汉死命的叫,“官爷,小人错了,小人给你磕头,放过小人吧!”凄厉的惨叫声中,那老汉被拖向了远处。

地上跪着的千余百姓惊恐的看着胡雪亭,官老爷就是官老爷啊。

“他大婶啊,我们回去吧。”有人低声的劝着哭喊的妇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打仗自然是要死人的,能怪谁?

“是啊,官老爷说过的,只能挡一次,不能保证没事的,怪不得官老爷的。”又是一人急忙的劝着,而方才,就是他大声的鼓励着众人找官老爷要说法。

其余百姓看看周围,丹阳铁骑都到了,冷冷的看着他们,手里的刀剑残破不堪,却杀气更盛。

“官老爷说得对,我们回去吧。”百姓们挤出温和的笑容,互相搀扶着,慢慢的散去。

张须驼死死的看着胡雪亭,明明演一场戏就能达到的军民鱼水情,官民互帮互助,互舔伤口,一起对抗强敌的和谐美好高大上局面,为什么要选择走腐败贪官酷吏的道路?

“你知道这么做,会是什么后果?”张须驼压低声音问道。

胡雪亭转头看着张须驼,惊讶的问道“会有什么后果?”张须驼怒了,厉声道“官逼民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的心中没有百姓,百姓的心中就没有你!他们和你一起并肩杀敌,你一转身就屠杀他们,你还有良心吗?”

胡雪亭看着张须驼,长长的叹息“省省力气吧,已经不需要演戏了。”张须驼愕然。

“你比想象的还要笨。”胡雪亭捂额。匆匆赶到的刘二马四用力点头,他们都看出来了,张须驼还没有看出来。

“惯性,真的是惯性。”张须驼愕然,看了看四周,终于长叹。

呵斥胡雪亭杀戮一同战斗的百姓?别逗了!

是非黑白清楚的很,没花钱拿到的护身符,就算根据消费者保障条例,都没有办法追究胡雪亭的责任,一群百姓围着胡雪亭,无非是两点。

第一点,以为悲惨就是道理,泪水就是道理,人多了就是道理,弱者就是道理,死了人就是道理,占有这么多的道理,官府就该顺着他们的道理,赔钱赔地赔赋税赔房子,人死了很悲哀,金钱不能代替失去的亲人,更不能抹平心中的悲痛,但有钱起码能够过得更好;

第二点,百姓们膨胀了。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不管谁当皇帝,不管谁提倡什么主意,拳头大就是道理,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能够打赢了突厥人的百姓,自然有足够硬的拳头,争取更多的利益。

而这两点,无论哪一点,放在一年前,张须驼,甚至是胡雪亭,都必须满足百姓们。

因为,一年前,张须驼,胡雪亭,只是偌大的朝廷中的一份子,受到无数的节制。政绩,民意,名誉,这是所有官员最基本的堂堂正正的考核。闹出了群体事件,或者说,被一群披着抗突厥英雄的光彩衣服的百姓指责,大随朝的任何一个官员都只能妥协,只盼将事情扼杀在小范围之内,瞒上不瞒下。若是传到了外头,被吏部,礼部,御史台,政敌,盯着这件事情大做文章,结果不堪设想。

胡乱传播护身符,导致百姓死亡,天下读书人都会死死的盯着,绝不放松,否则如何以儒教传天下?就算是上头有大佬保着,没有被贬谪到琼州种荔枝,至少也要脱了官袍,回家赋闲一年半载,然后才有机会去某个小县做九品官。

至于像如今这般杀百姓,强势不讲理的镇压?开玩笑!雪花般的弹劾会淹没整个朝廷,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张须驼和胡雪亭有大破突厥大军的功劳,瑕不掩瑜?这种幼稚园中说的笑话,千万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历史上打赢了仗,因为杀了百姓一头牛,结果被罢官的大将要多少有多少?

为何?百姓重于天!敢杀百姓就是不仁不义,不仁不义之人怎么会忠君,不忠君的人,留着浪费粮食吗?

一年前,张须驼就算立刻严厉的指责了胡雪亭的凶残行为,同样要承担巨大的责任,杨恕再怎么保他们,只要有百姓跑到京城告御状,没说的,胡雪亭下野,张须驼去当看城门。

这就是官场的规则,儒教的力量。

张须驼久经战阵,见惯了毫无良心的百姓,经历过百姓抢军队的武器粮食,听说过百姓眼睁睁的看着官兵饿死,却不肯拿出自己的粮食,什么丑陋的人性人心都见识过,却依然只能对雁门关的百姓俯首帖耳,要开粮仓就开粮仓,要赔银子就赔银子,不是因为他心不够狠,不知道百姓的双重性,不知道百姓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而是张须驼没得选择。

拿足以吃好几年的军粮,暂时稳住百姓,控制局势,朝廷不知道,太平无事,继续镇守雁门关,或者和刁民争执,被百姓告御状,被御史弹劾,虽然不至于因此罢官,但肯定一身的骚。

如此两个狗屎的局面,张须驼有个选择?

一年前,张须驼的选择绝对没有错,但是,此刻不是一年前。纷乱的大随,哪里还会有官员弹劾他?他手中有兵,又何必理会没有兵马的文弱书生的指责?

不需要考虑政绩,民意,名誉,这张须驼和骁骑卫士卒,还有个理由需要装腔作势的演戏,表现自己的大仁大义?

“大随还在,但是,你已经不属于大随。”胡雪亭认真的道,周围的骁骑卫士卒越来越多,渐渐的挤满了街道,静静的听着胡雪亭说话。

“杨広间接害死了杨司徒,你是杨司徒的爱将,骁骑卫是杨司徒的嫡系,你根本无法投靠杨広。”胡雪亭大声的道。张须驼看看周围,知道这些话也是对周围的骁骑卫士卒说的,他轻轻叹气,说明白了也好。

“你和骁骑卫也可以不顾杨司徒的恩义,投靠杨広,毕竟,杨広是皇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胡雪亭继续道。

有骁骑卫将士不动声色,心中却暗暗点头,虽然大随是部落联盟,骁骑卫没有吃过杨広一口饭,但是,皇帝就是皇帝,上层权(力)斗争,和下层将士无关,骁骑卫投靠至高无上的皇帝,谁能说骁骑卫做的不对?忠孝节义,天地君亲师,怎么看皇帝杨広都排在前面。

“可是,天下纷乱,杨広不过是占有徐州一地,又去了贫乏的辽东,你们怎么投靠杨広?去徐州,要经过宇文阀掌握的河北,高颖贺若弼掌握的河南,鱼俱罗掌握的淮北,你们怎么去?”

一群骁骑卫将士默然,天下越是纷乱,越是不会有大佬任由军队通过自己的地盘,要么杀了他们,要么吞并他们。想想寄人篱下的日子,骁骑卫将士们就觉得前途暗淡。

“去辽东,杨広自己都要在辽东吃草了,你们也想去吃草?”

一群骁骑卫将士更是沉默了,没有银子不要紧,没有粮食就要人命了。

“当然,你们可以留在这里自立为王,天下如今皇帝多了去了,不差你们一个。”胡雪亭大笑。

骁骑卫将士们一个都笑不出来,雁门关有个的粮食产出,敢独立,立马饿死。

“如今的雁门关,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继续留在骁骑卫体系当中,坚定地支持杨轩感称帝!”胡雪亭的言语非常的客观,骁骑卫士卒们慢慢的点头,论感情,论历史渊源,论归属感,论地盘远近,哪怕是论道德,怎么看都是跟着杨轩感,才是最佳的选择。

“杨轩感手中有钱有粮,只要重新打下并州,就能和你们合并成一块。”胡雪亭道,如今中原的势力犬牙交错,中立的,独立的,造反的,自立为帝的,各种各样的都有,从地图上看,洛阳通往雁门关的道路,虽然有一丝中立的地盘可以通过,但显然不太保险,唯有重新打下并州。

骁骑卫士卒们用力的点头,脸上露出了喜色,骁骑卫打并州,那简直是打回老家的感觉啊。

“我和杨轩感已经安排了太原附近的商人,向雁门关输送粮食,药材,兵器,你们必须先坚持一阵子。”胡雪亭道。

张须驼和骁骑卫的士卒们都明白,世道太乱,洛阳和丹阳周围危机四伏,未必会没人阻拦他们打通联系。

“这雁门关就是你们的地盘了,什么都可以失去,这地盘绝对不能失去。”胡雪亭继续道,众人都懂,若是没了雁门关,张须驼和骁骑卫就是丧家之犬,要么成为贼兵,要么被人吞并。

“在这雁门关之内,任何不同意见都不许有,我们说什么,百姓就必须听什么,任何敢有反对意见的,必须立刻杀了。”胡雪亭厉声道,王道虽好,此刻却只能用霸道,和性命相比,这千古骂名,算得了什么。

张须驼缓缓的点头,以后他不是雁门关的守将,而是雁门关的主人。

“雁门关内百姓,按照骁骑卫将士遗孤待遇执行,家中没人奉养的老幼妇孺,骁骑卫养之。”胡雪亭道。张须驼古怪的盯着她,竟然早就准备照顾那些人,为什么不说清楚,反而不惜激起民变。

“本座主动给与的,和他们强行索要的,是两回事。”胡雪亭盯着张须驼的眼睛,人性经不起考验,千万不能一味的迁就。

“雁门关内,所有男丁尽数征兵役,抽调补充骁骑卫的损失。我已经安排周围的流民,他们会不断地进入雁门关,同样抽走所有男丁。”

“然后,你就带军北上,出长城,到定襄,再建一城池,安置百姓。”

胡雪亭想好了一切,千年之后,内蒙古地区北牧南耕,有的是大片的土地可以种植。

张须驼点头,心里已经想好了规划,要在草原之中建立一个大大大的城池。草原中没有石头?那就学突厥人,建立土城!

骁骑卫欢呼的离去,有杨轩感在,有胡雪亭的方略,这茫然的心终于落地了。

“我们还是无敌的骁骑卫!”有士卒大笑。

“杨柱国和胡侍郎一口气扫荡了十万突厥人,长了我们骁骑卫的士气!”有士卒握拳,打得太痛快了,真怀疑之前的烂仗是怎么打出来的。

“天下再乱,有杨柱国在,我们就依然是无敌的骁骑卫!”有士卒傲然道,杨柱国重新打回并州,那是必然的事情,看谁敢和骁骑卫叫板。

……

雁门关衙署之内,张须驼和胡雪亭看着地图,周围只有一些核心心腹。

“你出手还是重了!”张须驼不在演戏,实话实说,雁门关百姓好不容易鼓气的勇气,很可能在胡雪亭的高压之下消失殆尽,那数万百姓的战死,就白费了。

“是啊。”程夭金用力点头,胡雪亭想要激发边关百姓的血勇,全民皆兵,大家一起对抗突厥人,那是好事,但是,一旦打压了,那不就白费了吗?

胡雪亭道“我驱赶数万百姓和突厥人野战,是为了未来百年的天下。”

骁骑卫士卒大破突厥大军,很了不起吗?不,一点都不奇怪,中原人欺压了突厥百年,哪一次不是大破突厥大军的?但哪一次,突厥人不是在几年之后,又一次卷土重来的?

“生活艰难的突厥人想要中原的肥沃土地,想要结束游牧,想要种地,想要吃两脚羊,这个矛盾无法调和,要么突厥人死光,要么中原人死光,不论杀多少,他们都会前赴后继的攻打中原。骁骑卫有多少人,能打多久?”胡雪亭看着众人,别说现在唯有残兵的骁骑卫,就是满员,没有广大的中原地区支持粮草,箭矢,兵器,士卒,骁骑卫同样无法坚持多久。

张须驼等人点头,被动的防守,一直是雁门关的主要任务,但突厥人就好像是洒在泥土里的种子,怎么都杀不完,前赴后继的进攻中原地区。

“突厥人想要中原,本座却想要草原!”胡雪亭恶狠狠的道,偌大的地皮,能安置多少流民?

“有了草原,我们可以种田,不能种地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放牧,谁说汉人就不能放牧的?有了偌大的草原,天下哪里还会有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流民。”胡雪亭道。

没有田地,就开拓田地,没有牧场,就开拓牧场,中原人没有饭吃,那就让中原人有饭吃,中原人不肯去北疆,就驱赶他们去北疆,什么人权,什么困难,在生存和发展前面,不值一提。

“所有百姓到了雁门关,立刻接受军事训练,中原人要活下去,就要和突厥人玩命!”胡雪亭厉声道,军队,百姓,这种简单的分类见鬼去吧。

“必须全民皆兵,这是雁门关的唯一出路。”胡雪亭道,接受流民,向北开拓地盘,建立新城市,大规模种地,听着都是简单的事情,其实每一件都和与突厥人血战有关,突厥人怎么可能任由中原人口北迁,压缩他们的草原,进一步蚕食他们的生存空间呢?想要建城市,想要种地,想要在草原上立足,就是一场场的血战,若是百姓们不能血战,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土城,围墙,长城,碉堡,种田,流民,化草原为耕地,不断地蚕食突厥人的地盘,最终占领草原,彻底消灭突厥人。”胡雪亭指着地图,只要占领了水源,看突厥人能怎么样。

“我们人多,只要学突厥人一样全民皆兵,突厥人只有死路一条。”胡雪亭神情狰狞,拼血厚,就是中原百姓对待蛮夷的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

张须驼等人惊愕的看着胡雪亭,中原还在分裂,大家都在睁着做皇帝,你忽然玩得这么大,是不是又疯了?

“如此重要的大计,本座怎么允许出现自我膨胀,以为可以反抗骁骑卫,反抗官府的存在?”胡雪亭厉声道,这个计划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百姓对骁骑卫的服从,若是人人以为有了枪杆子,就可以占领一个村子做皇帝,那么在庞大的草原之上,只会产生有汉族血统的突厥人而已。

张须驼盯着胡雪亭“你现在已经自我膨胀了!”

胡雪亭不理“本座和杨轩感都不会在草原待多久,而你们,就是整个计划的主持者,是名留青史,造福后世,万世传颂,还是庸庸碌碌,只作为一城之将,一朝之臣,你们自己选择!”

张须驼等人盯着胡雪亭,有个好选择的!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