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和荀巨伯两人躲在一旁观看了这一出好戏。
经此一事,陈子俊对梁山伯更是记恨不已。梁山伯竟敢借此戏弄于他,真是胆大包天。
于是,更加卖力的在王卓然耳边说梁山伯的坏话。
王卓然有眼睛,有耳朵,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他所认知的梁山伯,并非像陈子俊所说的那样。
“王大人,这个梁山伯并不像你面上所看到的那般优秀。实际上他是一个无耻之徒!”陈子俊第N次向王卓然进谗言。
“无耻?”王卓然反问道,上下打量了陈子俊一番,“我看你才是无耻之徒!偷看别人洗澡!哼!”
王卓然在书院的这几天,书院上下一片和谐。秦京生不敢肆意妄为,在学子们面前充横充老大。整个人收敛了不少。
王蓝田毫无影响,挑水受罚的期限已经过去了,可他仍坚持着每一日都挑满书院的水缸。这让王卓然对他欣赏不已。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卓然对每一位学子都有了自己的了解。他准备开始着手写品评了。
不速之客又上门了。
“你这次又想进什么谗言啊?”对着陈子俊,王卓然就没有什么好脸色。
陈子俊偷偷瞄了一眼桌上已经写好的品评,正是梁山伯。
“勤勉好学,敦厚笃实。”陈子俊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了出来,“这是大人对梁山伯的品评?”
“是,怎么了?你有意见吗?”王卓然冷哼一声,“可惜,品评的是我,不是你。我就这么品评你又能怎么地?”
“不不不,王大人的品评,晚生岂敢不敢有意见。”陈子俊连连摆手,“何况,梁山伯可是谢安谢丞相欣赏,想擢拔之人。王大人肯定也不敢得罪谢丞相。”
“你说什么?”王卓然提高音量,瞪大眼珠,“他是谢丞相想提拔的人?”
“是啊。谢丞相对他是夸赞有佳。”陈子俊明知故问,“王大人难道不知道吗?”
“很好,很好。”王卓然喃喃自语,面部表情较之前难看了不少。
他借着累了的由头把陈子俊赶了出去,扭头就把梁山伯的品评撕了个粉碎。
“既然是谢安看上的人……梁山伯,这只能怪你自己倒霉,可由不得我了。”
*********
荀巨伯发现,一直平静的王大人,一反常态,开始作妖了。
前几日刚洗了澡,今日又吵吵着要洗澡。这也就罢了,他还借着水缸里的水有味道,让梁山伯把所有的水都倒了。
好巧不巧,这水缸梁山伯刷完之后,抬起来的时候,不小心给砸在了地上,破了一个大洞。
屋漏偏逢连夜雨,被王卓然和陈子俊逮个正着。
“梁山伯,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把王大人的水缸给打破了!你让王大人如何洗澡!”陈子俊趾高气扬,第一个就跳了出来。
荀巨伯本想帮梁山伯说几句话,被梁山伯给拦了回去,“学生不是故意的,都是学生的错。”
王卓然悠悠开口:“你倒是自觉,那你说该怎么办吧?”
“学生定当竭尽全力补好这口缸。”
“那好,你既夸下海口,那也别怪我苛刻。”王卓然打开折扇,“我限你明天早上之前,把这口水缸补好。除此之外,还得把这四口水缸全部挑满水。”
“否则。”王卓然眼睛一瞥,折扇一收,“别怪我在你的评语上,加上一条‘妄语欺上’。”
陈子俊跟在王卓然身后走了,满脸喜气,压都压不住。总算是找到机会整治梁山伯了,打压一下他高扬的气焰。
梁山伯眉头紧皱,一筹不展。单凭他一人之力,补水缸都尚且吃力,还要把这四口水缸都补满。
“山伯,你别担心,还有我。我帮你,我们一起补水缸挑水。”荀巨伯拍了拍梁山伯的肩膀。
“我们两人,上山下山一趟一趟的挑水,明天早上之前,挑满两缸已是极限。四缸是不可能的事。”水缸的碎片在梁山伯手中转了转,“容我再想想,要是有山泉就好办了。”
“有,不仅有山泉还有我!”
梁山伯黯淡的目光瞬间被点燃,“你,你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祝英台扬了扬眉,嘴角带着笑容,是释怀。
这几日与王砚等人的相处,让她心力憔悴。去山长那儿答复了五柳先生逝去和王砚伤了脚,由马文才陪着暂留在一户人家的消息。
山长安慰师母之际,她退了出来,迫不及待想见到梁山伯。师母的伤痛欲绝让她想明白了一件事。
珍惜自己的眼前人,莫等到失去之时才追悔莫及。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梁山伯痴痴的笑着,真好,他的贤弟终于不再故意回避着他。
“对了,你刚刚说什么?有山泉是真的吗?”梁山伯怕是自己听错了,如果真的有山泉的话,那这事就要好办得多。
“在我们回来的路上,后山就有山泉。”祝英台和苏安在回来的途中,苏安口渴,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汪山泉。
“不仅如此,我们大家都可以来帮你补缸。”祝英台拍了拍手,苏安拉着一张脸走了过来。
他是祝英台从山长那儿借来的人手,离开之前,山长不经意的瞪了他一眼,似是在埋怨他留下王砚同马文才单独相处。
荀巨伯带来了王兰帮忙,王兰拖来了王蕙。其实,王兰本不想插手这件事,可是看着荀巨伯愁苦的模样,她于心不忍,这才出手相助。
连这段时间默默不语的王蓝田都在一旁站着,虽不言语,但似有帮忙的念头。眼神时不时的落在王蕙的身上。
在大家的帮忙下,破洞的水缸很快就被放在了一旁。他们开始了另一项艰巨的任务。
若要将四口水缸挑满。上山下山来回挑水,费时又费力。
梁山伯想到了解决办法,是将后山的山泉引流进书院。
在后山到书院这段路上,每隔一小段距离放置一个三四根竹筒扎在一起的支架。这些支架从山泉处,由高到低一直放到书院的水缸前、浣衣池前、澡堂上,每一个需要用到水的地方。
每个支架之间,架上对半劈开的竹筒,用作引水的管道。不需要一直放水的地方,则会用一根完整的竹筒引水,竹筒的一头塞着布塞。不需要用水的时候塞回去就好。
几人忙碌了一夜,砍竹子,扎支架,架管道。赶在第二日早上,成功将水引进书院,狠狠的打了王大人和陈夫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引水有功,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名字又挂在了品状排行榜上,把王卓然气得不轻。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与陈子俊的交谈中,王卓然得知梁山伯家中已经无人在朝为官。按照朝廷的规矩,这种情况是不能在尼山书院读书的。
王卓然当着所有学子的面,让山长作出选择。
是要处置陈子俊放平民进书院读书的失职之罪,还是保陈子俊平安,驱逐梁山伯。
这让山长左右为难。
陈子俊在一旁煽风点火:“山长,我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将我的满腔热血都奉献给了书院,你当真想让我因此受到牵连吗?”
梁山伯瞧得出山长的为难,自己站了起来:“陈夫子不可以走。”
王卓然:“那就是你走咯。”
“我也不走。”梁山伯摇摇头,“平民为什么就不可以读书?平民难道就不可以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呢?朝廷法度不公,王大人不仅不替学生据理力争,反而反过来为难学子,为难夫子,为难山长,公理何在?”
热门*小说txt下载www.diz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