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五章乡试高中(2/2)

试论,则类似于命题作文,通常是要求考生评论经史记载的某个典故或某一位历史人物。如嘉祐二年进士科省试的论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典出《尚孔安国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换成现在的说法,这题目就是“论疑罪从轻”。当年苏轼的应试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深获主考官欧阳修的赞赏。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还杜撰了一个典故:“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连欧阳修都不知出自何典。

试策跟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差不多,一般都是主考官就时务提出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所以又称“策问”,考生的回答则称“对策”。对策通常是千字文,但也有洋洋洒洒写了上万言的对策。由于策与论都是议论文体,宋人又将两者并称为“策论”。

策问往往可以体现出题者的“问题意识”,许多当过主考官的文人都对自己拟出的策问题目有些“敝帚自珍”,将策问收入自己的文集。如《欧阳文忠公集收录有策问多道,其中一道问:“周天子之田方千里,号称万乘,万乘之马皆具,又有十二闲之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车马,车马岂不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其牧养之地又几何,而能容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马之法又如何?今天下广矣,常患无马,岂古之善养马而今不善乎?宜有说以对也。”此题涉及对宋朝缺乏良马问题之关切,而要问答这道策问,不但需对马政有切实见解,也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几何知识。

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斗,算是我重生以来,吃苦受累最多的一次,感觉几天下来,人都轻瘦了许多,如今实行糊名制度,限制了势家子弟徇私舞弊,势家权臣把持考场的特权,使得科举考试的竞争在形式上获得平等,一大批寒俊、庶士得以通过平等的考试,进入仕途,所以交卷后直接封存了起来,当我走出棚户时,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真想放生高喊,吐出胸中的郁气。不过现在还不能出去,得等所有考生都交卷了才开院门。小厅中已经有人坐着,大家点头示意了一下,都坐着喝着茶,没人讲话,也没有高谈阔论,只是可以看出有人欢喜有人愁,真是人生百态样样都有,我也坐下,喝了口茶,回忆了了下,感觉自己都做的不错,虽不说高中解元,但是榜上有名应该不成问题,喝着茶看着百态人生,真是舒坦极了。

离考试结束越近,陆陆续续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坐满了人,现在后来的人,已经没有座了,如今三五几个人围在一起,小声地嘀咕,不过看起来都是对自己蛮有信心。曾经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为千中选一,不过当今皇上开科以来,上次进士近千人,这也大大刺激如今的学子,不管年老年小,都充满了激情,录取举人的人数多了,所以大家机会都很大,只是如今举人地位不是以前那么有含金量,就如同如今大学扩招,遍地大学生,大学生也就不值钱了。不过科举制度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了,可谓深入人心,人们对光宗耀祖提高名声地位,是很向往的,所以我才成竹在胸。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自从考试结束后,我就回家等消息,连百草堂都没有去,只是在家教导妹妹和小宝学武,好让他们将来别被人欺负。如今妹妹已经开始调皮捣蛋,时常捉弄于我,有个开心果,日子也过得挺充实的,期间把几个损友叫到家中小聚了一次。今天是放榜的日子,小妹也变得乖巧了许多,大概是母亲吩咐了她什么,不然她那活泼的性格,可不会如此安静。晌午已过,唱榜已经接近尾声,如今还没有走,如果不是没中榜就是看的不错,不过我对自己有信心。走过了一阵,小宝风风火火的跑进来,踹着粗气大声说:“少、少、少……爷,中……中了,第、第三名。”虽然没能考中解元,但是亚元也不错了。不多时,官差来了,发放名帖,如今我也是举人老爷了,这次族里总共三人考中,当天就大肆庆贺了一番,还开了族谱进行了记载。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