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转眼间,贞观十八年开春了,这一年,李世民御驾亲征率领大军讨伐高句丽。羽籍则无所事事的在家里养病练武,对于羽籍练武的事,李婉等几位夫人是坚决反对的,但是羽籍这次可是不听话了,非要坚持练武。所以李婉等人也只能听之任之,不过她们也请求长孙皇后派个医官来天天盯着,以防不测。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自从羽籍伤愈复出后,他的身体已经不这么强健了,这并不是孙思邈医术不行,只是因为羽籍受创太严重了,严重到孙思邈都无法彻底治愈,还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高句丽战事起初还按照李世民的计划顺利进行着,但是随着唐军兵临白岩城,硬仗开始了。李绩的十多万唐军面对白岩城攻打数月不克,李世民决定让羽籍前来助战。羽籍的夫人们得知丈夫要去前方作战,一个个心中不愿意,李婉更是直接提出要去求见皇后和监国太子,不让羽籍去高句丽。最终羽籍还是带着自己的二儿子羽梁跟随前来接他们的神策军前往洛阳见李世民。
在高句丽作战期间,羽籍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了,不过他还是坚持着继续作战,直到贞观十九年下半年,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全部投降。当年十月,唐军开始撤军,第二年,也就是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年初,皇帝李世民率军回到长安。回到家后的羽籍大病了一场,这让他的妻妾们紧张不已,好在羽籍身体底子好,很快他就在医官们的医治下和妻妾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康复了。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羽籍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率军出征,此次的目标是西突厥,此战羽籍的兵马几乎全歼了西突厥骑兵并且扫荡了草原,西突厥大可汗统叶护被杀,至此草原成为了大唐的囊中之物。回到长安后,羽籍再一次一病不起,这一次病情来的比上次还要严重。事实证明羽籍已经不可能在率军出征了,此时的羽籍年仅三十七岁,他必须退休了,否则会很危险。
宫里的皇帝和皇后以及太子得知羽籍病情严重,于是他们都到羽籍的府邸前来探望。“父亲,儿臣求您了,不要让夫君再出征了,他为大唐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正堂中,李霞跪在李世民面前哭求道。看着女儿如此模样,李世民心中也不好受,于是连连答应并且安慰女儿;一旁的长孙皇后看了也心里不好受。确实如此,便宜女婿羽籍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为大唐帝国做出的贡献太多太多了,唐帝国此时无论是人口还是领土还是经济状况都远远强于贞观三年羽籍到来之前之前,可以说是羽籍一人撑起了大唐的一片天。所以面对女儿的哭诉和哀求,帝后自然是连连答应并且保证绝不再让羽籍率军出征了。
羽籍病了一个多月才康复,病愈后他的妻妾们严禁他继续练武并且让人把他的霸王盘龙戟给锁了起来,李霞亲自保管钥匙,羽籍要了好几次都不行,无可奈何的羽籍只能在演武场练剑了。随着年龄增大,羽籍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一方面因为身体各部分器官老化的缘故,而另一方面则和他贞观十六年受的那场重伤有关系,这也直接导致了羽籍的寿命有所减少(享年六十二岁在唐朝虽然够长,但是看看李靖和孔颖达以及程知节和薛礼,羽籍这寿命就不算长了)
总而言之,羽籍的身体状况出现断崖式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是当初力战侯君集的叛军而身受重伤留下了不少的后遗症。要不是羽籍身体底子特别扎实远远强于普通人,说不定当时就会被那乱箭一波带走,那里还有后来横扫高句丽西突厥的战绩呢。总之英雄已经逐步进入了暮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都有生老病死,强如羽籍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