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次(2/2)

而因为这件事,陈王成了所有村民的恩人,这件事也被人广为传颂,成为夸赞陈王恩德的经典案例。

因此,陈王的人,在这里可以说是享有着极高的特殊待遇的。陈王也对这里颇多照拂,收成少了送粮,添丁进口了派人送钱送物,成婚了送一份彩礼。也因此,聚村的人生活比别的地儿充裕许多,也有闲心去关照新的住民。

可惜曲水不知道,否则她不会选择这里。虽然可以想办法引起陈王的注意,但在这里弄户籍,实在有种“自投罗网”的感觉。

毕竟是黑户,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陈王麾下的这个小兵不是第一次来聚村,甚至和不少人都十分熟悉。他一路走,一边笑着打招呼,还顺带帮两个老人干了点活。一边干,他就一边顺带着把这事儿问到了。

功成明退之前,他远远地去看了眼那个姓“刘”的女子。

于是,刚安顿下来一上午,曲水的行踪就被陈王知晓了。

“她看上去如何?”

“挺漂亮。”小兵回忆了一下,赞赏地点了点头,而后就被陈王瞪了一眼,“好像有点眼熟,看起来人不错。”

“你就打听来这些?”陈王冷漠脸。

“呃,王爷想知道什么?”

陈王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道:“不指望你明白。你去司县令那关照一下,尽快把户籍办好,有什么需要疏通的地方帮个忙。”

小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王爷,那个丫头什么来路,您这么帮她?”

他还以为王爷是要整治黑户呢。

陈王:“我乐意,下去干活。”

小兵悻悻地摸了摸脑袋,正要走,陈王又来了一句:“阿南,你回趟聚村,仔细打探一下。就说回去探亲。”

阿南虽是陈王的丫鬟,却并非奴籍。她是自由身,只是因自己选择陪在陈王身边。她的父母就是聚村的第一批村民。

用陈王的话来说:这丫头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阿南啊?”小兵下意识地看了眼陈王身边的小丫头,阿南冲他笑出了一脸凶恶。小兵下意识地抖了抖。

曲水自然不可能知道这边发生的事。

那些中年妇女们做的菜不多,晚饭刚好吃完。她下午又出去给他们帮忙干了点农活,顺便聊了会儿天。

等回家,某只猫已经昏昏欲睡。曲水一笑,解决了剩饭剩菜,费了一会儿时间专门烧了水,终于如愿给自己洗了个澡。

——结果倒掉脏水,她又出了一身汗。她盯着地上的脏水,有种再洗一个澡的冲动。

冲动归冲动,她随意拿毛巾擦了擦汗,躺平,睡觉。

……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去。曲水日常帮忙干农活,很快晒黑了一圈,体力倒是好了些。之前的武术还在练,进步很快,但底子实在太差,十年半载恐怕都不会真正派上用场。曲水也不急,只当锻炼了。

流觞大概猜到了系统那次的意思,无非就是“这次没事,下次就不一定了”。忐忑稍稍平复,歉疚感随后翻涌:她果然添乱了。

由于系统的存在,流觞与曲水依然时刻保持着联系。只是曲水忙于和村民打好关系、适应时代,很少有空理会她。托谎言的福,曲水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习惯都被人们善意地归结到了她“外地人”的身份上,并热心地引导她适应“京城附近的农村生活”。幸运的是,她随意编造的那个地方避开了当年陈王的行军路线,这个村子中没有人来自那里。

但短短几天,她还不知道此地与陈王的关系。如果知道的话,联系流觞刚刚闯的“祸”,她可能就要考虑逃之夭夭,或者努力和陈王攀上关系了。

日子过得很平静。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话,有个叫阿南的姑娘来了村子。

这姑娘的母亲就是当时来给她做饭的人的其中之一。据她母亲说,她是去京城她亲戚那住了。大娘还特意把曲水叫去,问她本要投奔的亲戚住哪,好“让我们阿南回去叫人给你出气去”。

哭笑不得的曲水只好随意编了个地点。还好阿南没有接话,只是对她友善地笑笑。否则,曲水就真不好下场了。

曲水顿时对这姑娘好感爆棚。

毕竟年龄相近,她们很容易就聊到了一起。曲水只说自己来自外地,顺势就问阿南京城的风土人情。阿南什么人,陈王的贴身丫鬟,几乎就在陈王身边没离开过,对京城的了解也有限,说了几句就不得不拿拿女性不可轻易外出的借口说事儿。曲水遗憾之余,只好将话题引到了自己虚构的“家乡”那边。

严格来说不算虚构,按地理条件对应过来,曲水的家乡确实在那一带。聊到这里,她便放心大胆地按自己记忆里的说,反正根据流觞的游记,曲水记忆里的家乡与那个地方几乎没有区别。但她还是没敢让这个话题过于深入。毕竟还是有些不同的。

她们转而聊起了聚村的秀丽风光。

这个话题没有持续太久,刚要说到聚村的历史,阿南一个巧妙的拐弯就岔过去了。再过一会儿,阿南的母亲一声招呼,两个小姑娘就一起去帮忙干活儿了。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