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楚州(淮安)即被拿下,高邮也水到渠成。!几乎是兵不血刃。彼处的州官儿未战先逃,实乃被楚州林家父子的鲜血给吓得了。
林攄父子被活捉后,坚决不降,那林攄都舍得叫儿子领头缒城去烧壕桥,对赵氏的忠诚可见一番。父子俩倒也没被杨志斩杀当场。然后有人偏偏自己找死,那怨不得人了。
杨志被林通一声声骂做“玷污了祖宗英名的猢狲逆子”,戳到了青面兽的痛处,被杨志当场喝令‘乱’棍打死。林攄被军士执着眼睁睁看着儿子惨死,自然破口大骂,被余怒未消的杨志下令斩首。
父子俩的惨死传到高邮,叫那本胆怯的知州,连夜窜逃了去。但逃了知州,还有推官,依旧聚众顽抗。只是高邮士气已丧,实不堪一击,被梁山军轻易打破。那推官见势不妙,投河自尽也。
随后杨志兵叩扬州城,倒是没有真的厮杀,只是与陈观父子建立了直接联系。彼时赵立已经在乡,万没想到自己还有这般好处,收到武略院发来的函时,他已经回到了徐州。他们营在历经了楚州与高邮两战后,被调出了战斗序列,返回老家徐州了。
取而代之的是徐州守备军的第二营。这以战练兵是陆谦对地方守备军的首个态度。不仅征伐高丽时候要贯彻,眼下的淮南之战,也要贯彻。
赵立在楚州擒下了林摅父子,在高邮之战也表现不俗,这厮有着一手好箭法。积功升任徐州守备军第一营副指挥使。
这到家才没两天,谁知道喜从天降。
武略院啊,谁不知道。那报纸都不知道宣传多少回了。与国子监并立,并称武栋梁之地。赵立这种寻常农家子弟能被其选,真的是烧高香了。
便是他娘子脸都笑的灿烂,这也是分离,而且之前征伐楚州时候的分离更长。可这分离代表的是她丈夫的大好前途,能是淮南厮杀能的吗?
赵家更是如‘操’办喜事一样,连摆了三天的大宴。事实,当年赵立成亲时候,阵仗也远没有现在来的宏大。
可不仅是赵家财力的差异,更多是来宾身份地位的不同。
当年的赵家是一平头百姓,赵立虽有勇武,却名不见经传。如此之人物,天底下多了去了。那赵家自然是谈笑尽白丁,往来无显贵。
但现在不同了。赵立步入武略院,日后前程可期也。同国子监监生来,能知晓赵立的前途如何了。也无怪乎当地的州县官员多有来贺喜的了。
便是徐州兵马使张仲熊都有亲自到场。徐州太守人没来到,却也叫家人送了一份礼来。
言道赵立为徐州军第一入选武略院之人,可谓起了个表率模范之作用。
如此赵家的地位在乡邻之直线拔高。
月前赵立仅仅是守备军一寻常都头。徐州军四营守备军,都头至少二十人,赵立之地位无甚出彩的。可眨眼间,便是兵马使都是他家的座客,太守都要使人来贺礼。这变化太快了。
夜‘色’通明,月华满地,照见屋内的方砖,方方相接,直尽屋墙。
赵立满脸的酒气下去了三分,眼睛恢复了几分清明。明日要离家前往益都了,今夜里吃醉了酒,却也是高兴地。
他家本是小户,虽然有几亩薄地,可赵立还有一弟,‘花’销甚大,家也一直都在租赁村庄大户的田亩,日子过的艰薄。
赵立本人颇有勇力,尤其‘精’通箭术,可英雄无用武之地。徐州非是西北边州,可以勇力入军,拼杀边庭,‘混’个出人头地。
徐州乃大宋腹地,这儿的人讲究好男不当兵。
如果世道一直这般‘太平’,有着一身不俗本事的赵立也是老死乡里的命。顶多是第二个陈广。
然而梁山泊崛起,给他带来了新生。
徐州与济州相隔不远,陆谦的名头、梁山泊的声望,听了叫赵立心旷神怡。是以,当梁山军席卷徐州的时候,当地官府也有招募民勇,士绅也有组建团练者,赵立都是冷眼旁观。而当梁山军在徐州正式设立官府,开始招募丁勇组建守备军时,赵立却欣喜参加。
那乡邻周遭还多有人相劝,可赵立却心意更坚定。因为,彼时梁山军在徐州境内洗‘荡’土豪劣绅,免征秋粮、废诸多苛捐杂税,那对百姓的好处是大大的。
赵立家本甚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而至于说这些政策为什么百姓们都能知道,那必须说明一下乡官制度。初来乍到的他们要想掌控整个乡里的脉络,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可是他们要想叫自己的声音传进每个人的耳朵,这却是很容易。
尤其是冬季这个农闲季节,一天一个村坊,半个月不到,能走遍整个乡里,能把自己的声音传进每个人的耳。
而且随着乡官的普及,村官也陆续出现,整个基层结构日渐完善。这也是陆谦统治的根基。
如今这世道,哪个地方都少不了叫乡人头疼的青皮流氓,这些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杀他们嫌重,打他们不该,叫人提起来头疼。可不能否认,也是这些人最知道乡里人底细。抓到后一顿棍‘棒’教育,他们能把小时候哪天‘尿’‘床’了都能‘交’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