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自己还能再年轻十年二十年该有多好。
十年前的自己,追随兄长转战南北,何等的意气风发。
宇文宪凭栏看着邺城繁华的景象,却有一种早生华发的感慨。
作为一个枭雄、一个河北和山东等地实际的统治者,他实际上应该为自己这等年纪就取得这样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的,毕竟刚刚不惑的年纪就能掌控这么大的地域,在历史上也是寥寥无几了。
但是和李荩忱一比,自然就相形见绌了。
杨坚也好,自己也罢,终究都老了,都是上一辈人了。
终究还是把握不到这个时代跳动的脉搏了。
“殿下,陈王的来信,纯的奏章,唯有叹息。
裴矩是闻喜裴氏的代表,而崔世济是清河崔氏的代表,山东世家之中,闻喜裴氏和清河崔氏无疑是两个领头羊,而这些世家现在正在盘算着什么,宇文宪多多少少也能揣摩到,毕竟也不是第一次有人告诉他这些世家平日里和汉人的使者许善心往来不少。
风雨飘摇下,人心思变,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考虑到这两个人背后所代表的巨大势力,宇文宪也不能明显的表达出来自己的不满,甚至还得笑脸相迎。毕竟现在自己在地方上的根基,还得仰仗这些大世家帮忙维持。
得到了宇文宪的应允,裴矩和崔世济来得很快。
他们两个都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不过这个年纪就能够主持整个家族的事务,也并非什么等闲之辈了,要知道诸如裴氏和崔氏这种大家族,子弟众多,而且事务繁多,并且每一步走下去都有可能关乎到祖辈十几代人的心血,因此除非有过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完全代表整个家族。
当初杨素也正是因为展露出来了出众的才能,才会以二十多岁的年纪出面主持弘农杨氏的家族事务。
裴矩抬头看着宇文宪走过来,信心十足。他可不是什么官场初哥,早在加冠的时候就已经出仕,并且颇得北周上一代皇帝宇文邕的欣赏,只不过后来因为守孝还家,宇文宪前来河北之后,夺情启用,裴矩又一次步入官场。
闻喜裴氏在这个时代已经一步步走向顶峰,且不说南方的裴忌和裴猗甚至裴子烈都可以追溯为闻喜裴氏的一脉,单单是在北方,整个家族本身分为东厢房和西厢房,分别在曾经的北齐和北周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现在东厢房和西厢房更是合二为一,力量空前,为山东世家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