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年幼翅如玉,笑澈银铃酡脸酣。”
这只是蝴蝶骨,放过它吧。
最后,季子深还蔫坏的说:“曲径通幽。”
卧槽卧槽,你特么把什么放进去了,尾巴,尾巴拿出来。
季、子、深!你有多大的脑洞,那么正经的诗句被你想的那么猥琐,啊啊啊魔鬼!
你让我怎么面对那些意境诗,满满的画面感好吗?
不久元诺就知道季子深发什么神经了,这些都是话本子给的灵感。
这就要说到朝廷的管制了,朝堂明面上是不准脖子以下的描写的,但是架不住市场需求啊。
于是那些写书的知识分子只能曲线救国,专门写一些富有深刻内涵的意境。
这一点创新居然比直白的描述更受欢迎,为什么呢?
看书的知识分子还是居多的,普通老百姓是不需要这种精神生活的,他们有说书人和八卦能力。
知识分子是没有脸皮看那些直白的赤果描述的,有脸皮也是要兜着的,所以就造成了这种隐晦文学的兴起。
元诺有点想感谢那些写隐晦的人了,不然季子深说不定就能唱出十八摸来。
感谢个鬼哦,隐晦的意境诗也不行,对于元诺这个老司机来说,简直是秒懂,文言文简直添加了羞耻感好吗?
元诺觉得季子深有多直白他都
能接受,飙荤话都行,就是诗歌不行。
季子深可能被元诺在那种时候的羞耻反应给愉悦到了,毕竟元诺一直表现的没脸没皮的样子,季子深反而是那个时不时会红脸的。
于是季子深仿佛抓住了元诺的把柄,揪住这一点习惯就不放了。
嗯,元诺一直没能让季子深改掉这个毛病,渐渐的他凭借强大的适应力习惯了。
后来,元诺还能和季子深对起诗来。
季子深喘息着说上一句,元诺在快感中抽出精力断断续续接下一句。
比谁说的更有意境,更有画面感。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是真短小番外了,找的那些诗句也不知道达没达到那种意境感,随便看看哈。诗句出处就懒的说了。
空调温度打低了,室内冷了,有没有小可爱来暖床(评论区),滴卡也行,让作者菌看看你萌,这几天真是数据惨淡。
作者准备把前面的精修一下,嗯,女装大佬那个世界要详细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