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个个对着妻子写出精彩绝伦的情诗者,往往私生活里出现过一个个红颜知己。
比如说元稹在发妻韦氏死后,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看完这首诗,只会觉得韦氏多么的幸福,令夫君牵挂。
事实上元稹情史相当的丰富。
所谓的红颜知己相当的多。
有名有姓的就有六个。
不知名的,不知几何。
韦氏算是元稹的白月光罢了。
而被靳侯爷当成了白月光,放在心里是萧氏。
海氏离开后,再一次生活在一处的他们,刚开始也是很好的。
夫妻两个人再一次在一处,简直就是情深。
在一起时,都是恩恩爱爱的,简直是处处撒狗粮。
但等到那几房搬走后,她才发现一个问题,她和夫君之间有些隔膜。
后世有句话可以形容这种情况,那就是:相爱容易,相处难。
有很多次,萧氏会在心里觉得从前的自己太傻。
和夫君的感情,渐渐变得淡了几分。
不知道是从什么事情起
看到靳侯爷,他和她竟然已经渐渐无法察觉对方的心意。
虽然举案齐眉,但到底是意难平。
是她变了
还是他变了
他们曾经的心意相通,在侯府分家后,就渐渐消失。
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分歧,等侯府清净下来,反而成了大问题。
萧氏知道后,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那几房在时,大房的人就是有些矛盾,也是小矛盾。
等到侯府清净后,萧氏才发现小矛盾变成大矛盾。
后来才发现有些问题不是大矛盾。
而是一个个刺进皮肤的刺。
那种刺。
即使不碰就会刺痛不已。
如果一直拔不出来,就会一直隐痛下去。
也不仅仅是因为长子这件事。
直到现在,她才有些明白过来,她和靳侯爷之间还夹杂着海氏。
那个女人飘然远去之后,看上去完全退出,但却会在每一年送来节礼。
即使是经过唐王府的手,但还是会引起靳侯爷的注目。
萧氏自然是知道,这是海氏儿女必须做的事情。
这是一种礼节。
如果不做,说不定会引来别人的diss。
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收到那些东西,靳侯爷都会心思转一下。
靳侯爷在和离前,并不知道海氏会找到一个撑腰的人。
等知道后,什么都晚了。
对于海氏的远离,他倒是没有更多的想法。
但他心里还是有些牵挂那两个孩子。
作为一个在对待曾经的继室完全无感的男人。
对自己骨肉还是有一点点的挂念。
但也没有太多。
没有相处自然是没有太多的感情。
等余颖出资修建出来的百味书院渐渐出名后,靳侯爷心里不是滋味。
要知道百味书院,在不到十年时间,就有了可以和老牌名书院抗衡一番的底气。
如果书院以镇南侯府的名义出办,那么侯府的日子只怕是好过很多。
偏偏是和离的海氏办的。
她有那个能力,却一直在侯府装傻。
只怕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才会出这个头。
可惜的是和侯府没有关系。
靳侯爷不知道说什么。
萧氏知道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曾经的她还想要和别人较量一番,一定要比海氏做的好。
但后来才知道,永远不可能追上。
萧氏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嫁妆,搞得后来那几房也是看不起她,觉得她穷。
靳侯爷说:“当初海氏还在时,她们一个个都不愿意谈到钱,生怕一谈到钱,就是铜臭,甚至大肆吹捧你。”
“呵呵!”为此萧氏听了之后,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是呵呵一笑。
好笑,还说人家铜臭,有本事不花人家的银子。
但萧氏还是心里有些颤抖的。
海氏这么猛,竟然搞出书院来,她们之间的差距太大。
不知道夫君会不会后悔
对于这一点,萧氏不知道。
也不想知道。
有时候要难得糊涂。
之所以不想知道,是因为知道实情后,也许更加难堪。
而萧氏知道自己终其一生,也到不了余颖的地步,没有那个本事。
她终于明白那个人,决然放弃了靳侯爷的原因。
海氏应该觉得就是离开侯府,也会活得很好。
因为她有那个能力,才会带着儿女走掉。
而她,萧氏苦涩的一笑,她自己做不到。
就在此时,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
“夫人,睡吧,夜已经深了,侯爷不会来了。”一直跟着萧氏的阮嬷嬷说。
她是萧氏的乳娘,一直跟着萧氏。
在她心里,萧氏就是这个世上她最关心的人。
“嬷嬷,我知道了,马上就去睡。”
萧氏走到窗前,微醺的夜风吹过,带来花香。
又到了快要热起来的时候,她双眉微微皱起,看来一眼外面的世界。
夜色里,大都是静悄悄的,人们大都是睡下。
这一刻的萧氏心情是有些寥落的,轻轻倚在窗前。
少女时代的她,是无忧无虑,会和朋友一起赏花作诗,也在月夜里诗兴大发。
现在想来,那时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而又如此纯粹。
一切都变了,萧氏轻轻叹了一口气。
阮嬷嬷走上前来,给萧氏披上一件外衣,“夫人,别冻着。”
“嬷嬷,我不冷的。”萧氏笑着说。
她的声音变得低起来,猛地冒出一句话:“她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会落到如此境地”
“谁啊”阮嬷嬷问。
她真的是老了。
听到萧氏的话,她已经反应不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萧氏听到阮嬷嬷的声音,猛地惊醒过来。
自己竟然犯蠢了,这种问题有什么好问的。
是与不是,有差别吗
她看了阮嬷嬷满头的白发后,就说:“嬷嬷,咱们睡吧。时间真的不早。”
萧氏躺在床上,隔着幔帐,她睁大了眼睛看去。
已经是看不清楚,太暗了。
她闭上眼睛,在心里琢磨着。
萧氏躺在床上,却没有一丝睡意。
她在一点点,慢慢捋着整个事情的脉络。
侯府的问题,出嫁而来的海氏是毫不知情。
大概还以为侯府是她终身所在。
可惜的是,萧氏很明白那些官宦之家的想法。
商家就是最底层,和侯府的人是隔着不少阶层。
看不起海氏很正常的,因为他们看不出来海氏的厉害。
唉!想不到海氏一朝发达,萧氏轻轻叹了一口气,事情的发展根本不可控。
她想到情感,虽说她和夫君的感情不如从前,但萧氏苦笑了一下,她已经算是京城里最好命的妻子。
夫君为了和她破镜重圆,不惜放弃另外两个孩子的一切权利。
也就是说,海氏兄妹再发达,也是和侯府没有关系。
那两个孩子对侯府,只怕是没有任何感情在内。
但作为一个人,很明白这不能怪他们。
侯府根本对他们很冷淡。
而那个女孩子差点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