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腊八粥(1/2)

腊八是北方的节日,宿抚生于京城,原本是不过这节的,然而在威靖关待了几年,也难免入乡随俗,习惯在这天淘一把杂米和杂豆丢进水中,与几名没有家室的下属熬一锅腊八粥坐下分食,宫中没有这习俗,批了半晌奏折,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御厨中虽有北人,私下也备了食材,毕竟素无此惯例,也不知皇帝好恶,不敢冒失地呈上来,只听宫人说陛下今日似有不虞,不免愁眉不展。

好在宿抚批着批着奏折,在一份废话连篇的请安折子上看到了日期,想起忽略了什么事,转头吩咐下去,才满足起来,就看到了裴意致的奏章。

这份奏折叠起来时足有一指厚,宿抚翻开它时还在揣测裴意致究竟写了什么,竟能有万言之多,谁知一看就入了迷,直到御厨熬好了腊八粥端上来,才想起还没亲手添米。

但也不妨事,宿抚只用了一小碗粥,余下叫禁卫拿食盒装了,赏赐给宰执和在京将领,揣了奏折去寻应承安。

应承安准备在腊月的第三个戌日拜祭宗庙,宗庙在还闲置了大半的含元宫中,离他现在的居所着实有一段脚程,便想着过几日搬回含元宫的寝殿。

奈何兰臣客串一回刺客后满宫室禁军如临大敌,生怕一时不甚再叫人找到可趁之机,平白挨一顿板子,因此一直未能找到时机开口,只能从书架上寻了宿抚搜罗来的游记消磨时间——

兰臣听闻宿抚曾觍颜无耻地往书中夹情话,如今得了机会,当即不辞辛劳地把所有能藏匿纸条的地方翻了一遍,果然搜出一捧写满字的宣纸,远远拿着看了几张,露出一副牙疼齿冷的表情,也不给应承安看字条内容,一把丢到火盆中烧了个干净。

应承安对他这套举动哭笑不得,却也没有反对,只叫他把被翻乱的书架收拾好,倒是宿抚再来拜访时进了重新布置过的书房,看着满架书籍,陡然想起自己曾干过怎样的酸事,踟蹰半晌才走上前去。

跟随他的禁卫揣摩皇帝心思,没有跟进去,而是跑到厢房中寻了御厨,问他会不会熬腊八粥。

这御厨不巧是南方人,迟疑了一下,问道:“可是用胡桃、松子、乳覃等物与杂粮米共煮?只是见识过几次,不曾动手做过,怕……”

禁卫道:“陛下摸约是要亲手熬,你只备好料便是。”

这是什么奇怪喜好,御厨一头雾水,迭声应下, 转头便带着小徒弟外出去取用料,禁卫随他出去,向今日统管偏殿的卫长讲清缘由,讨了一道令牌给御厨,才试图悄无声息地钻进书房。

奈何高处的窗全都上了锁,屋檐上还立了碎瓷,禁卫轻盈地跳起来看了一眼,又讪讪地落回原处,回身向院中的禁军们抱了抱拳以示钦佩,灰头土脸地从角门溜了进去。

兰臣在他跳起时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一眼窗外,指腹摩挲了一下绑在小臂上的匕首短柄,暗自提神戒备,等到禁卫进门,意识到刚才是怎么回事,才缓缓松懈些许,应了一声应承安的吩咐,转身去给宿抚倒了一杯茶。

举止恭顺,连应承安都没看出他心里转的是怎么往茶里下药毒死宿抚的主意。

他这几日喝的都是花茶,这壶泡的是槐花,加了些干枣片,味道清甜,宿抚不知不觉就喝尽了一盏,一面拿出奏折向应承安道明来意。

应承安对他一起煮腊八粥的邀请不感兴趣,只拿来裴意致的奏折看,刚翻过两页便明白了宿抚的犹豫,答道:“有些成例确是我与他一同定下,但只是一家之谈,真要推行,还要博采众家之长,再试验一番,方能成定例。”

宿抚应了声,道:“我想将这份折子放到邸报上传抄,再广开言路,但顾虑沅川……”

沅川与其临近几道都是文脉兴盛之地,颇多饱学之士,致使世人著书立传,若有野心使其广为流传,博取盛名,往往要想尽办法笼络这些士人,即使此事与沽取文字不同,宿抚仍不能免俗。

应承安却笑了起来,打断宿抚道:“此文不需文采,朝廷行政令,应使市井能懂,当尽简尽白,免除歧义,不用典故,何需清高文人指手画脚?”

宿抚当下恍然大悟地一拊掌,坐在应承安身旁看着他翻看奏章,片刻后又有些犹豫,低声道:“简练直白使黎庶听之能解,则士子苦读几十载熟解经义成无用功,恐不愿为之。倘若强行施行,非止朝中风波。”

应承安未曾想到这一点,他放下手中的奏折,垂眸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认宿抚所虑颇有道理,当下坦然道:“我不曾想过。”

但规范奏折行文仍有必要,宿抚起身走了走,看到御厨抱着食材进了院子,叫来禁卫吩咐两句,问应承安:“不求一步到位应当可行?”

应承安颔首道:“至少在奏事、言疏、弹劾这几类上再依据内容详分不难,再加上事例数据详实这一条,子和若有心,再稍用雷霆手段,年后约能推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