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44:各持己见;统一汉字书体】(2/2)

统一汉字体苏东早有其意,从回到南朝陈之后,各地的体不一的上疏让苏东在审阅时也是费劲异常。

而今南朝陈汉字体混杂,藏中是大篆、小篆、隶、楷皆有。

大篆是最为古老的体,又分为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年代久远,并不适合作为官方字体。

小篆比之大篆工整,在秦始皇统一之后,小篆体也逐步统一,但小篆多是象形字,乃是隶的复杂体,和大篆一样,在当下这个年代大篆、小篆更像是文字艺术,并不适合再作为官方体。

隶是篆的便捷体,产生于秦代,发展于汉代,巅峰于东汉、三国,有古隶、秦隶、汉隶、草隶众多风格,写法也不统一,虽说隶是篆的便捷体,但在便捷程度上仍不如楷。

苏东喜欢楷,楷也是由隶演变而来

,字体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较为庄严,亦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法,楷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被称为万字之楷模,做为官方体最为合适。

苏东随以天子令下达以汉字楷作为南朝陈官方体,命尚、中、门下三省及太学寺主汉字体修订一事,并命太学寺再诏天下鸿儒入宫,共同以楷体重新修订宫廷所有藏,并宣布从此南朝陈所有州、郡、县官府一应用楷为官方用字,各州、郡、县官府从此官方事物一应只认楷,并倡导民间从此以楷为主。

至于是大篆、小篆、隶这些体,苏东并未废弃,这些体均是文化演变的瑰宝,也是文字的艺术,依然可以流行,但不再作为官方体,不可用于写诉状、地契等一切官方之事,科举考试也只认楷等。

汉字体的统一看似简单,但实则工程繁重。

苏东估计,仅是宫内藏全部以楷修订,三省、太学寺及天下应诏而来的鸿儒共同赶制,也至少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才可以全部修订完成。

至于推行活字印刷,以活字印刷来印刷各学派经典藏,以为科举之用,看来是要推迟了。

至少第一届的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是没有办法享受上活字印刷所带来的优质用了。

不过苏东也不会干等着,活字印刷他迟早要推行,与其干等着,还不如先让工部行动起来。

苏东随令工部尚温学命工部擅长碑志雕刻的五十名工官先行为宫内雕刻一副活字印刷版,将日常所常用的五百余汉字先行以楷体雕刻,制成后在皇宫范围内先行试用。

规定活字印刷版以柏木板为底,将柏木切割成长、宽、高均为100厘的正方体,而后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中心为每一个楷字的中心,雕刻长、宽均为60厘,凸出高为20厘的楷字。

柏木材质优良,纹直,结构细,耐腐、耐水,不易变形,是最适合活字印刷版的材料。

至于雕刻字体大小,苏东考虑到当下时代雕刻能力的有限,又是第一次进行尝试,故而将每一个楷字雕刻大小的要求定为长、宽均为60厘。

长宽均为60厘也就是长宽各为2厘米,这么大的字,他们要是雕刻不好,那就阉了去当太监吧。

......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