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那主要应该是对付妖怪的,她又不是妖怪,大概查不到她吧。内心安慰自己一番,洛书觉得在这里呆着不是办法。
官兵应该很快就要搜到这里了,肯定着重搜查那些荒僻容易藏人的地方。那她应该反向思考,不该呆在人少的地方,那应该人越多越往哪里躲。
这样的话,不仅会加重搜查力度和延长搜查时间,而且还有几天不就玄奘进城了么,现在长安城出现什么不好的传闻,什么妖怪进来了,小偷大盗进来了之类的,皇帝肯定觉得面子上不好看。
要是皇帝觉得抹不开面子全城大搜查,那就会先压下来默默搜查,只要她不闹大了事,李世民一看没有妖怪吃人,皇宫也没丢什么宝贝,她就算混过去了。
这么想着,洛书摸到坊墙边,先是看清楚了墙顶上面没有碎石子什么的,才趴上去向下看。
其实坊墙没有城墙那么结实,就是为了规整砌的,要是个有力气的,用力一掰就能掰下来一块。
外面走过了两个人,穿着统一制服,不过他们没有往上看,就这么走过去了,洛书又等了几秒,看下面不再过人,从坊里跳了下去,钻进了另一个坊中。
就这么胡乱转了几个坊,洛书终于发现了一个画风超级与众不同的,和别的坊不同,别的坊零星几个灯火,行人也少,到这个坊里,那是超级热闹。
街道上和边上的小楼里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等,有书生打扮的,有挑夫之类的,还有些看起来穿的衣服很好的男子,各个房子或者小楼里能看到穿着各种颜色的姑娘。
“就这里了。”人多,看起来挺乱的。
就这样,洛书进入了唐朝著名红灯区——平康坊。
洛书在夜晚看到这么活跃的坊就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令她感到新奇的是,这里不光有好几个档次的青楼,还有几个鸭馆。
“哇噻,不愧是民风开放的唐朝。”青楼都是集中经营的。
“这也是出于卫生考虑。”签名录简单的解释说。
没有在大街上逛,都是挑着高些的建筑从房顶上走,现在没有烟火大会,路灯也挂的不高,没几个人会往上面看。
有些好奇的趴在房顶上往下看,洛书不由感慨:“果然自古才子爱青楼啊。”从上向下看,就能看到不少文人像的人。
古代选拔官员主要是依靠科举制,然而学子千千万,真正能入朝为官的人却寥寥无几。
心中忧愁,而青楼能让他们流连忘返是因为:古代的青楼女子一般都会接受培训,或多或少有些才艺,使得她们与普通人家教育的女子变得不同,这使得这些怀才不遇的才子有了可以倾诉的对象。
而文人一般不会太过粗鲁,和她们聊聊天喝喝酒,也能排解下心中愁苦。而青楼女子比起那些粗俗无礼的人,也更愿意与书生们一起。
因此他们可是说是古代封建社会下的畸形结合。
洛书就想到了北宋著名的词人柳永。“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一生未能入仕,流连青楼,连死后都是那些女子们凑钱安葬的。
洛书想,不知道以后柳永会不会也在签名之列。
不过现在应该想的是,哪里能找个地方能让她安静呆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