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是看不懂也听不懂戏曲的。
男人们听得懂,但不听,因为比起戏曲,他们更喜欢喝酒聊天。
那边的丝竹管弦,不过是为他们喝酒增加了背景音乐。
所以最后,这听戏的受众,自然就是以左老夫人为首的女眷们这一桌了。
一开始,是两个老太太坐在左老夫人身旁,陪着看戏说话。
杨若晴和君兰年纪相仿,被安排坐在一起。
今天戏台上唱的戏的主题思想是关于拜寿的,开篇和结局都是拜寿,贯穿其中的,却是关于父母兄妹之间的势利眼,攀比,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男女主的奋斗崛起,以及崛起之后,不忘初心,以德报怨。
员外家有五个女儿,五朵金花,颜值最高的是五女。
前面四个姐姐分别嫁给了有钱人,有权人,都是少奶奶,回娘家拜寿穿金戴银,带着丫鬟奴婢,好不威风。
送给爹的寿礼也是价值连城。
到了五女携着夫君和儿子回娘家拜寿,因为夫君是一个穷酸秀才,所以拿不出什么像样的金贵贺礼,只有一套衣服,一双鞋袜。
即使如此,这些东西都是五女儿省吃俭用,花了好几个通宵一针一线,亲手为父亲做出来的。
可是回到娘家,跟其他四个姐姐一比,她的礼物就寒酸多了。自然也就遭到了包括爹娘在内的所有人的嫌弃,丈夫,孩子,都受人白眼。
甚至于寿宴开席,其他姐姐姐夫和孩子们都坐了席位,而五女夫妻则被安排跟下人一张桌子吃饭。
孩子因为馋肉,在灶房被厨娘捉弄,给了他一碗喂狗的剩饭剩肉。
“这也欺人太甚了,都是自己生的女儿,外孙也是亲的,这员外夫妻势利眼,会遭报应!”君兰看得很是代入,尤其看到那戏台上扮演五外孙的孩子正拿着根狗都不啃的肉骨头啃得津津有味,君兰又气又心疼,眼圈都红了,戴满了金银首饰的手指紧紧抓着丝绸手绢儿,愤怒的目光紧紧盯着戏台方向。
杨若晴是一边看戏台上面,一边又去看戏台子
好在这个戏台不是长坪村那种草台班子的戏台,这个戏台底下不是临时搭建起来的,而是左家一直就修建的戏台子,在逢年过节和有重大喜事的时候才拿出来用。
左君墨亲自设计,左锦陵督工建造,非常的牢固,不用担心塌陷压到小孩。
科技史如此,杨若晴还是只花了一般心思在看戏上面。
不过,听到君兰这番愤慨的谴责词,尤其看到君兰盯着那个员外的妇人,咬牙切齿的样子,杨若晴微微诧了下。
不是吧妹子,看戏看个乐呵,你咋还入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