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武汉一般家常的做法是煎,放油放三条糍粑进去,没一会,三条糍粑就化成了一摊,再翻面。煎得差不多了,然后在上面洒上白糖。油和糖相遇,那就是糖油糍粑。我小时是被我妈打着吃,实在有点腻。现在我妈也怕油怕腻,会少油慢煎,两面黄皮之后,就赶紧盛出来放到盘子里,用筷子戳开,自己沾糖。我喜欢放沾黑芝麻糊的那个粉子,味道香极首发
相对于武汉糍粑的夹不起来,豆丝就显得霸气十足了,它们就做到了新鲜时,我们可以炒,可以煎,可以蒸了做卷饼!切丝晒干了,我们就可以煮成汤。但我们哪怕煮成汤,也要指定合伙人,不然,你就是污辱了我。
为什么这么说?我虽说是武汉人,其实不怎么喜欢吃腊肉的。所以有一次同事上我们家有点事,到中午了,我妈不在家,我就给她煮了一碗豆丝。我不喜欢腊肉,于是放的是瘦肉、圆子、青菜,也没放糍粑。然后我同事说,“为什么没放腊肉?没放腊肉的豆丝怎么配叫豆丝?”
看到没,没放腊肉的豆丝,就不配叫豆丝。不管是炒还是煮的,武汉菜单上,就是腊肉炒豆丝,腊肉煮豆丝!其实炒豆丝里还有青蒜,而煮豆丝里,糍粑就沉藏功于名了。腊肉和豆丝的cp,任谁也不能拆散。
炒豆丝是用的新鲜豆丝,切成菱形,放锅里煎一下,一面要焦一点,一面又是软的。再下锅与大片的腊肉、长条的青蒜合炒。武汉人这道菜就没辣,吃的就是青蒜的甜和腊肉的咸,配上豆丝的焦香。配在一起,真的就只有一句,“真好吃啊!”
煮豆丝是我刚说的切成卷筒状的小玩艺,洗一下,腊肉下锅爆香了,下冷水,再倒豆丝一块煮,煮开了,放其它配料调味。滚一会,再把糍粑滑下去。豆丝煮熟了却不能马上起锅的。关火焖上几分钟,等着过会儿,豆丝慢慢的焖得软烂起糊了,这才算是一碗合格的煮豆丝。盛起来汤是汤,豆丝根根带劲的,那是外行的做法!
我没有匪大妙笔生花,描述出来的美食让人垂涎三尺,我只能写写武汉人家常最普通的食物,现在看看,有时觉得,每一地的食物是带有地方性的。
我们武汉人说话靠吼,没事抖狠,在外地人看来,我们武汉人脾气坏,性子急。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武汉人站在街边吵两小时架,一准不会动手。警察叔叔来了,大家各有台阶,然后就舒服的各自离开。就像我们的糍粑,晒干了硬得像石头,但熟了,内心却纯净而柔软;像豆丝,不将就、不盲目。我们认准了,就必须这么做下去,绝不妥协。
2020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