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2章典故(1/2)

如今魏征居然拿古人的典故来说事儿,以此来抑制君王的私情,这真是辅佑陛下的栋梁大臣呀。我与陛下是多年的结发夫妻,每次讲话还都要察言观色,不敢轻易冒犯您的威严。何况大臣与陛下较为疏远,还能如此直言强谏,陛下不能不听从其意见。”

长孙皇后请求李世民派宦官去魏征家中,赏赐了四百缗钱,四百匹绢。并且给他带话:“听说您十分正直,今日得以亲见,所以赏赐这些。希望您经常秉持此忠心,不要有所迁移。”

长孙皇后的赞赏就像一针管鸡血,直接注入了魏征的神经中枢。

李世民采纳魏征的谏言,并不代表他没有七情六欲,有时候魏征不合时机的谏言真的让他很恼火。据史料记载,在李世民和贞观名臣的努力下,大唐的经济社会开始有了起色,朝中不少大臣都劝李世民前去泰山封禅。

632年1月,朝会的时候,文武大臣再次提起了这个话头,李世民也颇为得意,没觉得这个提议有什么不妥。

不过,李世民还是假装推辞了一番:“你们都认为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不以为然,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所谓呢?想

当年,秦始皇行封禅大礼,而汉文帝却不封禅,后代也没觉得文帝的贤德不如秦始皇啊!既然是侍奉上天,又何必要去泰山之顶封筑几尺泥土呢?”

李世民的话很清楚,自己虽然不是秦始皇那般开疆拓土,千古留名的人物,可也不会比汉文帝差,他也想侍奉上天,疑虑的是有没有必要去泰山。

群臣闻弦歌而知雅意,于是接连上奏,力劝李世民前往泰山封禅。

李世民:“嗯,既然这样,那就依了你们吧!”

这种场合,魏征不跳出来说几句,岂能对得起他的谏臣的名号?

魏征:“陛下,万万不可行封禅之礼啊!”

皇帝和大臣都已经愉快的决定了,居然还有人敢反对?

李世民:“魏征!你不想让朕去泰山封禅,是认为朕的功劳不够高吗?”

魏征:“陛下功比天高!”

李世民:“朕的德行不厚?”

魏征:“厚!厚得很!”

李世民:“大唐不安定吗?”

魏征:“安定!”

李世民:“四方夷族尚未归服吗?”

魏征:“已然归服!”

李世民:“老百姓不富裕吗?”

魏征:“富裕!”

李世民:“哼!那祥瑞没到吗?”

魏征:“已经到了!”

李世民:“

那你为何要反对朕前去泰山封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