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2回 仿事录:设计除王(1)(1/2)

大天王的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力向朝廷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时间风光无量,并迅速占领了中西部的大片土地,已经屯兵在京城之下。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让大天王有点飘飘然了,在索红浅等谋臣和众多投降过来的文武大臣的恭维下,京城也是指日可破。为此他召开了好几次御前会议,商讨攻打京城,以及传檄南方和巩固后方等的策略。能够看到此时危机的也只有薛雨相和陈天录二人而已,但是在目前胜利进军的大好形势下,他们俩也深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也乘机进言,要预防后方不稳,要加强已经占领之地的管理,尤其要派官治理,更要密切关注来自东虏可能的威胁。然而,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大部分将领看不到这些潜在的威胁,反而认为他们二人是有点危言耸听了。索红浅带领着一众降将、降臣,在大天王的面前不断鼓动继续进兵之策,对京城以更加猛烈的炮火,每日不停的轰击,以图彻底摧垮守卫京城军民的意志。然后,在京城举行盛大的登基大典,剩下的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向全国各地发一道圣旨,天下可以传檄而定。

这样骄纵的情绪笼罩着危机四伏的义军内部,索红浅也俨然以开国丞相自居,更加的飘飘然。薛雨相数次规劝陈天录不要在大天王的面前劝谏,免招杀身之祸。但是,陈天录的骨子里就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思想,其祖上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因为力谏皇上亲君子远小人,多听忠臣良将的建议,不要只听佞臣和宦官的话,由此而被罢官,而且发配到偏远贫瘠的川东。这个传统陈天录完全继承了下来,所以从大天王的义军顺利占领陕州之后,他就看到了接下来要面临的危机,故而时常在大天王召见的时候劝谏,只是他还很明白把这些担忧在单独被召见时说出来。

与薛雨相密谈之后,陈天录感到还是要不畏生死的继续劝谏大天王,否则大好的胜利形势很可能会一日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可是,这几天大天王全部精力都在如何快速攻下京城上,所以只与索红浅、风雪帅等人连日商议战略。按照索红浅观察天象所言,京城当在三日后被攻下,并且他还预测真宗皇帝要在京城东边的一座荒废的小山脚下自杀。这个预测让大天王更加兴奋,心里不断想着攻入京城之后就要马上筹备登极大典,这些事要让熟悉历朝历代历史的索红浅和薛雨相等共同谋划妥当。所以,当陈天录和薛雨相先后奏请把严花雨等派往陕州与夫人柳蝶衣尽快安定和治理好陕州全境的建议时,他很快就答应了。陕州是义天王当年揭竿而起的地方,也是他的部下中大部分人的故土,虽然出了秦川山谷之后迅速占领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陕州,但是陕州境内大部分城乡尚未完全稳固,尤其是与川东和南襄州等地接壤的大小城市,一直在摇摆不定之中,这是因为南方的大片土地还在明国手中,礼天王、均天王、胜天王等三人在西南、南部等处的势力还很大。当务之急是迅速拿下京城,然后名正言顺的向全国发出建国诏令。大天王当然也知道陕州是自己的根基之地,时必须绝对保持稳定的,虽然夫人柳蝶衣率领着十几万人和几十员大将,但是也只能镇守住陕州和与陕州城相邻近的数十个城池,必须很好的巩固陕州,也是他心中不可或缺的思想。

严花雨当然明白丈夫的心意,她也很多次与陈天录商议过当前的形势,也深知各种潜在的危机将很可能对义军的将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她本不想离开丈夫,然而留在这里很可能玉石俱焚的意思让她只得听从了陈天录的安排。

天明时分,她辞别了大天王,带着划拨给她的一万多人在大营西边的一处高岗下集合,旌旗遮天蔽日,她与陈天录并马而立。

“夫人此去要与大天王的夫人多多结纳,夫人是一个心细之人,也是跟着大天王起事的,经验非常丰富。陕州是大军最后的基地,无论如何不能轻易丢失。只要陕州全境彻底安定了,一旦有事,大军就还有退路,还有能够东山再起之地。”陈天录语重心长的说道,“但愿京城顺利攻下,而且东虏畏惧我们当前的势力,从而缩在关外不敢南下,这样大天王就可以顺利登基。到那时,我还可以向他劝谏稳定各处占领之地,然后逐步对南方各地展开抚慰等手段,务必不再多动刀兵就能定天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