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8章 心灵拼图(1/2)

徐麟站在警局会议室的巨大屏幕前,屏幕上闪烁着主犯那些模糊不清的监控画面,画面中的身影时而鬼魅般穿梭于城市的暗影之中,时而又在犯罪现场留下令人费解的痕迹。案件已然进入最关键、也最扑朔迷离的阶段,每一个线索都像是风中残烛,稍纵即逝,而主犯的真实面目与内心世界,依旧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警局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各部门的精英们围坐在会议桌旁,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焦虑。法医组的成员们还沉浸在对死者细节的剖析中,试图从那些冰冷的躯壳上找到更多指向真相的微末证据;技术组的人员则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行行代码如同咒语般试图破解犯罪集团加密的信息网络;特警队的战士们身姿挺拔,虽静坐于此,却仿佛下一秒就能如猎豹般扑向战场,他们身上散发的肃杀之气,让空气都变得冷冽。

徐麟深知,此刻若想直击案件核心,单靠传统刑侦手段远远不够。主犯行事诡谲,反侦察能力极强,每一次警方的行动,似乎都能被其提前洞悉。在之前的交锋中,警方多次棋差一着,陷入被动,这让徐麟意识到,必须深入主犯的内心,挖掘他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才能抢占先机。于是,他向局长提议,引入心理学专家,组建一支特殊的剖析团队,从犯罪心理的角度撕开案件突破口。

局长目光深邃,在短暂的沉思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很快,国内顶尖的心理学专家林教授被紧急征召而来。林教授年逾五十,面容清瘦,眼神却如炬,透着洞察人心的犀利。他一头斑白的短发,衣着朴素整洁,随身携带着一个陈旧却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公文包,里面装满了各类心理学研究资料与案例卷宗。

徐麟快步迎上前去,紧紧握住林教授的手,说道:“林教授,久仰大名,这次案件棘手至极,全靠您帮忙了。”林教授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徐警官,我虽研究犯罪心理多年,但这起案子的复杂程度,我在路上也略有耳闻,咱们得抓紧时间,分秒必争。”

二人没有过多寒暄,迅速召集团队成员,开启了这场与主犯心灵的较量。会议室的灯光被调暗,只有大屏幕散发着幽冷的光,映照着众人专注的面庞。徐麟将搜集到的所有与主犯相关的资料一一摆在桌上,从他的成长轨迹、教育背景,到社交圈子、日常喜好,事无巨细。

林教授戴上眼镜,仔细翻阅着这些资料,手指不时在一些关键信息上轻轻敲击,口中喃喃自语:“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在映射。从这些资料来看,主犯童年时期经历过重大创伤,家庭破裂,遭受过亲人的背叛与抛弃,这极有可能在他心底种下了仇恨与不信任的种子。”

徐麟微微皱眉,补充道:“可在他后续的求学、工作经历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相反,他还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与隐忍,一路顺风顺水,直到近几年突然涉足犯罪领域,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案,这中间的转变太过突兀。”

林教授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与徐麟对视:“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童年创伤或许被他深埋心底,用一层又一层的伪装掩盖起来。而近几年,或许是某个导火索被点燃,让那些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如火山喷发般爆发,驱使他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要找到这个导火索,以及他内心深处真正渴望与恐惧的东西。”

说罢,林教授拿起一支马克笔,在白板上开始绘制思维导图。以主犯的童年为起点,将各个成长阶段的关键事件、人物关系用线条连接起来,逐渐勾勒出一个复杂的心理脉络图。团队成员们也纷纷各抒己见,有的根据监控分析主犯的行为习惯,推测其性格特点;有的从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判断主犯作案时的心理状态。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个初步的双重人格模型渐渐浮出水面。一方面,主犯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温文尔雅、事业有成的精英形象,他善于社交,周旋于各个阶层之间,获取信任与资源;另一方面,在犯罪的黑暗世界里,他化身冷酷无情、手段残忍的恶魔,精心策划每一起案件,享受着与警方斗智斗勇的快感,仿佛在向这个曾经伤害过他的世界复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