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众说纷纭,虽然偶尔会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黎簇趁着官方树立‘典型’的机会,巧妙地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潮,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便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
在这个网络时代,成名固然容易,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黎簇深谙适可而止的道理,对于自己目前所获得的名声没有丝毫的留恋。
反正现在他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各大高校也都对他有了印象,之前预期的目的已经达到。
如果任由网络在发酵下去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公众的反感,从而引起反噬。
华夏从来不缺天才,高考也永远不缺第一名。
在他没有进一步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之前,无论名气多么响亮,他依旧只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复读生罢了。
因此,黎簇并不在意网上的喧嚣,转而着手准备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经过一年全方位的潜移默化,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他过去的成绩不佳只是因为没有用心学习。现在认真起来,成绩自然突飞猛进。
黎簇的改变已经得到了周围所有人的背书,再没有人质疑他的进步不合常理,就连一直关注他的警方也收回了之前的关注。
学校对于黎簇的转变感到非常惊喜,能让一个学渣逆袭成学霸,这种巨大的成就感,让每一个教过黎簇的老师欣慰的同时兴奋不已,对黎簇的好感度蹭蹭的上涨。
到了这个阶段,黎簇彻底放开了手脚,开始展现自己对数学方面的兴趣,经常拿一些数学题去请提教老师。
起初,老师们还耐心地为他解惑,但随着问题越来越深奥,即便是那些有着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但是又不好意思说自己不会,只能另辟蹊径,语重心长地对黎簇说:
“黎簇啊,老师知道你现在对数学很感兴趣,可是高考在即,你应该把精力集中在高中课程上,否则习惯了这些难题后,再回头做高中的题目时,解题思路和方法就偏了。”
“老师,我明白了。”
黎簇闻言,看似失望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但在关门的那一瞬间,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