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是差不多了,远远看见人,并不会攻击,但脾气仍然不算温顺,不过今后放归山林生活,我觉得这样刚好。”
苏令瑜当即拍板,“那我明天就上疏,你做好准备。不过要放回并州是不可能了,人口太密集,陛下不会同意。”
苏细薇眼珠转了转,道:“岭南。”
苏令瑜原本想的是黔中,见苏细薇有了跟自己不同的想法,便顺着话头问道:“为什么?”
“琉璃既然是因权斗而离开山林的,现在想要回去,势必也要依傍类似的理由才能成功。我听闻山林巨虎有号令百兽之能,如今琉璃已无伤人之凶性,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当年彰显陛下功德而生的祥瑞,岭南地区多虎患,若是把它放归山林之后,由它统御百兽,不为祸乡民,岂不是好事一桩,更于陛下声名有益?”
苏细薇比谁都了解碧琉璃,脑子也活络,这些时日显然是认真打算过这件事。她这样一讲,苏令瑜也反应过来了。
所谓号令百兽,不过是禽兽中的胜者为王,谁不会被别的野兽吃掉,谁就称王称霸而已,但那也毕竟只是禽兽,不会像人一样君臣相佐,道德分明。可连祥瑞这样虚无缥缈的事都可以几经伪造,区区一个百兽之王要伪造起来岂不是更加容易吗?
苏令瑜只这么想了一想,便觉得确实可行,点头道:“那就岭南。”
如今陛下虽已登基稳定了局势,至今也很得民心,可她毕竟是违逆正统登基为帝的,纵使天下都满意,拥护李唐宗室的人也不会满意,这些年来境内造反的人接连不断,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不足为虑,却也烦人得很。陛下如今正着手修庙塑佛,以佛代道,要自称天命所归,这时候帮忙往上贴金不会出错。
“不过你可想好了,”苏令瑜最后提醒了她一句,“如果真的把这个噱头用上,这一路势必会有危险。”
风口浪尖上的,想给她们使绊子的人只会多不会少。
“都已经到这个份上,求稳是没用的了。当初养虎,是为了自保和求进,如今放虎,是为了求胜。”苏细薇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斩钉截铁道:“必须这么做。”
常言道放虎归山,通常没人觉得这是个明智的选择,纵使苏令瑜把缘由写得足够充分,这放虎的提议还是不出意外地受到了反对,他们出于直觉,知道苏令瑜在此事中必然另有设计,却暂时并不知道她究竟要做什么。
这看起来毕竟是一件小事。
在朝会上,武曌说这事暂议,散朝以后便单独把苏令瑜留下了。
苏令瑜拿出了一样东西。
“当年武三思献给陛下的百越堪舆图中,有一条铁矿矿脉勘测不出,臣在岭南寻访许久,得知那图纸年代过久,失了准,这才是准确的矿脉位置,就在岭南。”
苏令瑜把复原的图纸呈上,在武曌阅览之时,道:“放虎,治虎患,开铁矿,岭南此行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