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儿,如今的南境可不比往昔。”范增语气深沉地说道,“其势力范围不断扩张,各方资源也日益丰富。我们若不能认清现实,一味地盲目冒进,恐怕会得不偿失。”
接着,范增进一步分析道:“当务之急,应以增强自身底蕴为重。遇到强敌时,适时地选择退让并非懦弱之举,而是一种战略智慧。只有积攒足够的力量,才能在未来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范增心中还藏着一个未提及的关键因素——南境的高要。尽管他清楚只要南境不出大的乱子,其综合实力的增长速度必然远胜楚军。但考虑到当下的形势和项羽的性格,他明白有些话此时不宜直说。
项羽刻苦练武之事,范增自然是知道的。甚至与曾经那个骄傲自负、目中无人且刚愎自用的项羽相比,如今的项羽显然成熟稳重了许多。这样的转变令范增倍感欣慰,因为他深知一个懂得自省和进取的领导者对于一支军队乃至整个天下意味着什么。
因此,范增对高要这个人的感受可谓是极其复杂且矛盾。从一个角度来看,高要的出现已然给楚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经过范增反复地精心推算,如果以最理想的状况预估未来与南境交锋时的胜负概率,即便将所有有利因素都尽数算入其中并朝着利于楚军的方向去考量,最终楚军获胜的几率仍然难以突破三成之数。若是中途稍有差池或发生任何意想不到的变数,那么楚军取胜的可能性更是会骤然下降至不足两成。
可换个视角审视,又恰恰由于高要的存在,使得原本勇猛有余、智谋不足的项羽屡次遭受挫折。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经历竟促使项羽逐渐产生了转变。他开始学会运用谋略,思考问题也变得更为周全。
在与高要的数次激烈对抗当中,高要总是能够巧妙地借助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为自己创造优势,相比之下,项羽则更多时候只是单纯依靠自身强大的武力蛮干硬拼,如此一来,自然让项羽在较量中屡屡吃亏。不过,正是这一系列的失败与教训,不断鞭策着项羽一步步实现自我蜕变和成长。
此时此刻,在南境郡郡城那繁华热闹的街道旁,一家酒肆格外引人注目。走进这家酒肆,穿过喧闹嘈杂的大堂,可以看到一间单独的包房。此刻,这间包房里正坐着一群人,他们依次落坐,气氛显得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