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7章 苏小妹(1/2)

随着周敏与安娜成功团聚的故事播出,寻亲节目在国内外的关注度再度飙升。观众们被这些跨越国界、时间与空间的真挚情感所打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对寻亲公益事业的支持与祝福。节目组收到的求助信息如雪花般飞来,每一条都饱含着寻亲者对重逢的渴望。

这一回,求助者是一位名叫郑辉的中年人,他要寻找的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哥哥郑强。郑辉回忆道:“小时候家里穷,哥哥为了能让我上学,自己辍学去打工。后来哥哥跟着同乡去外地闯荡,一开始还会写信回来,可渐渐地就没了音讯。我只知道哥哥当年去的地方是北方一个工业城市,好像在工厂里工作过。”

寻亲团队成员小郭说道:“北方的工业城市有不少,咱们得进一步筛选。我觉得可以先从那些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入手,当年很多人会去这类城市的工厂谋生计。”成员小孟点头称是:“行,我去收集这些城市的资料,看看哪些工厂在当年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经过一番整理,他们锁定了几个可能的城市。寻亲团队再次兵分几路,奔赴这些城市。小郭这一组来到其中一座城市,他们先与当地的劳动就业部门取得联系。小郭对工作人员说:“您好,我们在找一位多年前可能在这边工厂工作过的人,叫郑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辍学,大概在那个时候来这边打工,您看能不能从就业档案里找到一些线索?”工作人员面露难色:“时间过去太久了,档案资料可能不太完整,但我们会尽力帮你们查找。”

与此同时,小孟那一组在城市里的老旧社区张贴寻亲启事。小孟对社区里的居民说:“大家帮忙留意一下,有没有听说过叫郑强的人,他弟弟郑辉一直在找他。”一位大爷走过来:“哎呀,我好像有点印象,以前听邻居说过有个外地来的打工仔叫这个名,不过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你们可以去问问居委会。”

寻亲团队在各个社区、工厂旧址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然而,几天过去了,依旧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决定扩大范围,向周边城镇和乡村打听。

另一边,节目组又接到一位名叫孙悦的年轻女孩的求助。孙悦要寻找的是她在大学社团里结识的好友晓妍。孙悦说:“我们在大学的摄影社团相识,一起参加过很多摄影活动,还在学校的摄影比赛中拿过奖。毕业后,晓妍去了一家摄影工作室工作,可后来工作室倒闭,我们就失去了联系。我只知道她很喜欢拍摄自然风光,尤其对海边的日出日落情有独钟。”

寻亲团队成员小李说:“那咱们可以先从各大摄影网站、论坛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晓妍发布的作品,从而获取她的一些信息。”成员小赵回应:“好主意,我这就去注册账号,在相关平台上发布寻亲启事,附上晓妍的作品风格和特征描述。”

小李则与一些知名的摄影工作室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叫晓妍的摄影师。小李对一家工作室的负责人说:“您好,请问你们这儿之前有没有一位叫晓妍的摄影师?她擅长拍摄海边的日出日落,和朋友孙悦在大学摄影社团相识。”负责人思索片刻后摇摇头:“没印象,不过摄影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可以帮你们问问同行。”

小赵在摄影网站和论坛上发布寻亲信息后,每天都密切关注留言和私信。终于,一位网友联系了小赵:“我在一个摄影交流群里看到有人分享过类似风格的作品,好像叫晓妍,你可以去那个群里问问。”

小赵顺着线索加入了摄影交流群,在群里发布寻亲启事。不一会儿,有群成员回复:“我知道晓妍,她现在在另一个城市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我把她的联系方式给你。”

寻亲团队立刻联系晓妍,并安排孙悦与她通话。孙悦激动地说:“晓妍,是我啊,孙悦!这么多年没联系,我一直惦记着你呢!”晓妍在电话那头也十分惊喜:“孙悦!真没想到还能再听到你的声音,我也常常想起咱们大学一起搞摄影的日子。”两人兴奋地分享着毕业后各自的经历。

再看寻找郑强的寻亲团队,他们在周边城镇的打听有了新线索。在一个小镇上,一位曾经在工厂工作过的大叔告诉小郭:“我记得有个叫郑强的,好像后来去了相邻城市的一家新工厂,那家工厂当时在大规模招人。”

寻亲团队马不停蹄地赶到相邻城市,与当地的工厂逐一核实。终于,在一家工厂的老员工那里得到确认:“郑强以前确实在这儿工作过,不过几年前他辞职去了南方,好像是为了照顾生病的亲戚。”

寻亲团队没有被这一次次的转折所挫败,他们继续沿着线索追寻。通过工厂提供的一些模糊信息,他们联系到了郑强亲戚所在城市的相关社区。小郭对社区工作人员说:“麻烦您帮忙查一下,有没有一位叫郑强的人来照顾生病的亲戚,他大概是几年前从北方过来的。”社区工作人员查询后告知:“有一位符合描述的人,不过他亲戚病好后,他好像又搬走了,但留下了一个新的联系方式。”

寻亲团队如获至宝,立刻联系郑强,并安排郑辉与他通话。郑辉颤抖着声音说:“哥,是你吗?我是辉子啊,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找你!”郑强声音哽咽:“辉子,我的好弟弟,哥也想你啊!这些年哥一直在外奔波,没想到你还能找到我。”兄弟俩在电话里倾诉着多年的思念。

随着这两个寻亲故事的播出,寻亲节目的影响力愈发深远。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寻亲公益事业中,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一些科技公司主动提出为寻亲团队开发更高效的信息匹配软件,帮助更快地找到失散的亲人。

这一次,节目组收到一位名叫吴爷爷的老人的求助。吴爷爷要寻找的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救过的一位战友的后代。当年,吴爷爷在战场上救了一位受伤的战友,战友临终前托付吴爷爷照顾自己的孩子,但由于战争的动荡,吴爷爷与孩子失去了联系。吴爷爷只记得孩子叫小虎,当年大概十岁左右,家在南方一个有大片茶园的地方。

寻亲团队成员小冯说:“南方有大片茶园的地方不少,咱们先从知名的产茶地区开始排查。”成员小楚回应:“好,我去收集这些地区的信息,看看能不能联系到当地的抗战历史研究组织,说不定他们能提供一些线索。”

小冯与南方几个产茶大省的抗战历史研究组织取得联系。小冯对其中一个组织的负责人说:“您好,我们在寻找一位叫小虎的人,他父亲是在抗战时期牺牲的,当年被吴爷爷救过,希望你们能帮忙留意相关线索。”负责人表示会在组织内部发布消息,发动成员帮忙寻找。

小楚则在网上收集关于南方茶园地区的历史资料和人口信息,试图从历史记录中找到与小虎相关的蛛丝马迹。同时,寻亲团队在这些地区的社区、学校张贴寻亲启事,详细描述小虎及其父亲的情况。

在一个产茶小镇的学校里,一位老教师看到寻亲启事后,联系了寻亲团队。老教师说:“我记得以前听长辈说起过有个孩子叫小虎,他父亲在抗战中牺牲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不过我可以帮你们问问其他老人。”

经过老教师和其他一些老人的回忆与打听,寻亲团队得知小虎后来被邻镇的一户人家收养。寻亲团队立刻赶到邻镇,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小虎(如今已步入老年)。

吴爷爷与小虎见面时,吴爷爷感慨地说:“小虎啊,这么多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答应过你父亲要照顾你,可这么多年我一直没做到。”小虎眼含热泪:“吴爷爷,您别这么说,您在战场上救了我父亲,已经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了。”两人紧紧相拥,这份跨越了战火与岁月的情谊令人动容。

紧接着,节目组又收到一位名叫林先生的求助。林先生要寻找的是他在一次商务合作中结识的外国友人杰克。林先生说:“我们一起合作过一个项目,合作结束后,杰克回到了他的国家。一开始我们还通过邮件联系,但后来我的邮箱被盗,所有邮件都没了,就与他失去了联系。我只知道杰克来自北美洲的一个国家,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尤其痴迷于中国的武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