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桃豹再度率军抵达陈川故城,与祖逖的军队形成对峙。后赵军占据了西台,也就是西边的高地,日常出入皆经由南门。
而祖逖军则牢牢掌控着东台,即东边的高地,从东门往来。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陷入了僵持之态,谁也无法在短期内战胜对方。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对峙时间的延长,双方都面临着严峻的粮食供应难题。后赵军的粮草储备近乎耗尽,士兵们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士气低落。祖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状况,心中暗自筹划着破敌的策略。
一日清晨,祖逖下令部下用布袋装满沙土,伪装成粮食的模样。随后,数千名士兵在城中街道上排成长队,将这些看似沉甸甸的布袋源源不断地运往城内各处,营造出粮食充足的假象。与此同时,祖逖又精心挑选了两三个身强体壮的挑夫,让他们挑着少量用同种布袋装的真粮,故意在临近后赵军营的路边歇息。他们装作疲惫至极的样子,大口喘着粗气,汗水湿透了衣衫。
后赵军在城楼上远远望见这一幕,本就饥饿难耐的他们,此刻就像饿狼看见了猎物,眼睛瞬间红了。肚子的饥饿让他们丧失了理智,哪里还顾得上许多,马上带着武器一拥而上,冲向那些挑夫。负责引诱的挑夫们,见敌军来袭,扔下担子,佯装惊慌失措地逃窜。后赵军抢到粮食后,迫不及待地打开布袋,发现里面是真的粮食,顿时欢呼雀跃。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他们心中却涌起一阵忧虑。看着祖逖军这边粮食充足的表象,再想想自己军中捉襟见肘的粮草储备,他们深知,在这种情况下与晋军作战,胜算极为渺茫。
就在后赵军士气愈发低落、人心惶惶之时,好不容易盼来了后方运军粮的消息。后赵将领刘夜堂带着一千头驴,驮着满满当当的粮食,正朝着陈川故城赶来。然而,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祖逖耳中。祖逖微微一笑,对身旁的韩潜和冯铁说道:“此乃天赐良机,二位将军可率精锐部队在汴水设伏,务必将这批粮食截获!”韩潜和冯铁领命而去,带领着精心挑选的士兵,在汴水两岸的草丛与树林中悄然埋伏。
当刘夜堂的运粮队伍进入伏击圈后,韩潜大喝一声:“杀!”伏兵们如猛虎下山般杀出,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刘夜堂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四散奔逃。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韩潜和冯铁成功将粮食全部缴获,还俘获了那一千头驴。
桃豹得知粮草被劫,顿时如遭雷劈。他望着空荡荡的军营,看着饿得连武器都拿不稳的士兵,心中明白,大势已去。在这绝境之下,即便他再有本事,也无力回天。无奈之下,趁着夜色,他带着残兵败将,仓惶逃离陈川故城,向北逃窜,最终驻扎在东燕城。
祖逖得知桃豹逃走后,立即下令乘胜追击。他派韩潜进军驻扎在封丘,对桃豹形成压制之势。冯铁则奉命占据了两座营垒,巩固晋军的优势。而祖逖自己,带领着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先后攻占了封丘、雍丘等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此后,祖逖镇守雍丘,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战略眼光,多次派兵截击后赵的军队。后赵镇守边疆的士兵们,见晋军势如破竹,后赵领土逐渐缩小,纷纷归降祖逖。
然而,石虎并不甘心失败。一日,他在营帐中召集众将,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咬牙切齿地说道:“祖逖屡次坏我大事,如今更是气焰嚣张。我欲派李菟将军率领两万精兵,前去攻打鄄城,挫一挫他的锐气,诸位以为如何?”众将纷纷点头称是,眼中也燃烧着复仇的怒火。
石虎果然派将军李菟率领两万人马气势汹汹地进犯鄄城。祖逖得到消息后,冷静地分析道:“我料定他们定会来犯,其先锋必是桃豹。”于是,他带领精锐士兵在西边边境设下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