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厂,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公司。
整个V社一共就小几百人的规模,要更新和维护csgo、DOTA2等游戏,搞电竞、开发新游戏,要维护stea、做促销、做活动、审核游戏,跟很多游戏厂商进行沟通。
抽空了还要搞一搞VR设备和游戏,再弄一弄掌机,升级升级游戏引擎。
这么点人肯定不够用,所以V社常年雇佣着大量的外包人员。
不是V社小气不愿意给更多的正式员工待遇,完全是因为这家公司奉行着精英主义政策。
从业界贡献和影响力以及营收来看,V社是游戏界最顶尖的那批。
作为V社的领导人,G胖一直在做着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包括在成立公司以后,他对于人才的招聘也与别的公司不同。
他并不是通过接收简历,面试,录用这一平常惯例来招人,而是不论你曾身居何职,只要想法能得到G胖的认可,那么就欢迎你加入V社。
因此,最早的V社几乎是由一群od作者组成的。
这导致V社的人来历非常广泛,从大学讲师到流浪歌手应有尽有。但就是这样一批在其他游戏厂商眼中的乌合之众,却通过一款游戏轰动了整个游戏界。
96年以前,FPS类游戏奉行着一个原则,去特娘的剧情,射得爽最重要!
doo、雷神之锤,这些当年的游戏几乎都是没有剧情的爽游,依旧十分的成功。
然后V社掏出了半条命。
即便半条命在98年的E3上展出,可依旧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毕竟一群乌合之众嘛!
但当98年年底,游戏正式发布后,却一飞冲天!
玩家扮演弗里曼博士,在发生了事故的黑山实验基地,与外星生物还有派来灭口的ZF军交战,谋求生路。
拥有优秀的剧情,以及大量可互动的NPC,让玩家沉浸式体验吗,欲罢不能。
游戏发售不到一年,V社公开了od制作工具,允许玩家自制od。
这一举动,让玩家自制od和地图大量出现,当然包括了伟大的多人竞技游戏cs,也就是反恐精英。
04年,半条命2出现时,V社已经有了自己的起源引擎。
优秀的剧情加上精良的画面,销量千万十分的轻松。
同时,为了方便自己卖游戏,半条命2登上了stea平台。
stea本来只是为了方便CS联机,而开发出的一个对战平台。但G胖想了想,为什么不做成一个游戏发售平台呢?
然后让V社躺着赚钱的最大功臣就出现了……
V社的游戏开发并没有停下。
07年传送门和军团要塞2,08年求生之路,09年求生之路2,11年传送门2,还有马上要上线的csgo和DOTA2……
嗯,G胖不会数3的梗也就是这么来的,这些作品,每一个系列通通只有2部。
即便因为黑洞的出现,stea的市场被黑洞大量占据,可V社还是凭借自家的游戏,让stea获得了一部分的市场。不过G胖必须得更加努力才行,毕竟现在的stea,扮演的是一个挑战者的角色……
DOTA2任其发展即可,而明年的csgo,遇上吃鸡绝对不是文韬的有意安排,全是巧合!
2011年已经进入尾声,洪荒DLC龙凤大劫已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