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奉府中。
博士儒生们对扶苏提出来的言论毫不吝啬地加以赞美,好似之前大骂竖子的不是他们一般。
赵凌对这样的效果甚是满意,笑道:“长安候果然学识过人,朕心甚慰。”
扶苏连忙道:“陛下,此乃冯瑜先生所总结,扶苏不过是代为传达罢了,不敢居功!”
赵凌是真的服了,这扶苏,正得发邪啊!
这泼天的功绩都不要?
要知道赵凌是让扶苏负责编纂《万民典》,这可是要用于教化万民,流传千古的。
当今时代的人,道德水准是真的高啊!
其实不单单是扶苏,孔鲋他们这群腐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道德水准都比赵凌高尚许多。
在他们觉得已经是尔虞我诈的事情,落在赵凌眼中,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冯瑜闻言,也只是向赵凌垂首行礼,沉默不语。
他当然清楚这套理论框架并不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这些都是赵凌在三川郡教的。
他向赵凌垂首行礼,不是迫不及待想要领取这份功劳,而是他羞愧难当。
赵凌曾与其约法三章,由他将这些言论传递给扶苏,若扶苏不肯受功,那他就必须接下这份功劳。
冯瑜认为此乃欺世盗名的行为,不愿受领。
可赵凌的命令又不能违背。
赵凌现在真的好想让冯瑜抬起头,好好看看他那张猴子屁股究竟有多红。
他奶奶的,跟扶苏一个德行,这么正直,搞得好像他是什么卑鄙的外乡人一样。
如此大的功劳,不给自己人,难道给孔鲋他们?
让儒家的意识领袖慢慢变成真正的自己人,这也是赵凌的一步棋。
冯瑜这个怂货,身为天子门生,还跟着长安候办事,这些天竟然被一群儒生骂得还不了口,实在太丢人了。
活该跟着扶苏在这里编书。
赵凌心里这么想着,却故作惊讶:“原来是科农令编纂出来的!”
“不愧是朕的学生,朕该如何赏你?”赵凌嘴角已经快压不住了,但还是尽力摆出一副冷冰冰的皇帝姿态,“说吧,你想要什么?”
冯瑜的脑袋埋得更低了,说话也变得结结巴巴:“学生……臣……臣不要……不要……行吗?”
让他领下这份功劳,已经让他觉得羞愧了,还要赏赐?
陛下这是要羞煞于他啊!
“有功当赏!”赵凌冷声道,“朕封你为五经博士,食九卿俸禄,为天下儒生之表率。”
孔鲋是博士御监,儒家领袖,这也是赵凌封赐的。
可博士御监的俸禄却不是享受九卿待遇,而是与地方郡守一般。
冯瑜这位新晋的儒家表率,却多出一个什么五经博士的官职来,食俸与九卿相同,这岂不是明摆了告诉儒家众人,冯瑜的地位比孔鲋更高?
孔鲋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但他也只有忍着。
说得难听一点,儒家能否在大秦推行,全得靠冯瑜搭建起来的这套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