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造成通货膨胀,到永乐年间,大明宝钞贬值到千分之一,老百姓辛辛苦苦积攒几十年的积蓄一朝便化作废纸。
朝廷就只需要印钞,换取民间的劳动力、丝帛、财物。
大地主和官员拿着纸钞强买强卖,直接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民不聊生。
不仅仅是明朝,还有赵凌所知道的法国、德国,最出名的就是津巴韦布的货币超发。
赵凌是不想收割底层百姓的,身为一个穿越者,哪怕当了皇帝,他依旧是将华夏大地的百姓当人看的。
虽然他喊不出教员那句人民万岁,但也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封建帝国,百姓尚且愚昧,身为皇帝若是喊出什么人民万岁,那就是要将这个帝国拆散,让天下再回到混乱当中。
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局限性。
张良之前便听过赵凌说起过发行纸钞的事情。
说人话就是,就是朝廷以黄金为锚定物,发行纸钞,纸钞可以在国家这里换取黄金,纸币也可以像半两钱一样购买商品。
看似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考验的无非就是朝廷的公信力。
张良沉吟了片刻,却摇头道:“陛下,臣以为不宜发行纸币。”
“始皇帝统一货币不久,百姓刚接受,若此时便发行纸币,百姓又需要再接受新的纸币,势必引得民声怨道。”
“纸币容易仿制,金银铜却不可仿制,陛下若是想发行货币,倒不如直接发行金币、银币,在百姓看来,也是更加实在的东西。”
张良想的倒没有赵凌那么深,只不过他就讲眼前的问题也是足够的。
如果赵凌只是想做一个彻彻底底的皇帝,最大的贵族权贵,不把百姓当人看,不计后果地想要压榨剥削百姓的劳动力,朱元璋那一套用出来肯定是没问题的。
通货膨胀苦的往往也只是底层的百姓。
赵凌思索良久,这个问题他也是想过的。
大秦的百姓好不容易接受了半两钱,金银他们也是能接受的,若是发行金币和银币,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阻碍,自古以来,大家都认可贵金属,已经是约定成俗的事情。
自登基之后,无论是救济灾民,还是征伐胡人,国库的钱粮基本没有动过,就西边和东边的军饷耗费了一些国库。
如今国库充盈,黄金储备也是够了。
之前黄金白银并没有作为民间流通的货币,以大秦目前的人口,国库的金银也是够了。
货币的价值体现必须与劳动力和商品的价值挂钩,这样才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
“张良拟旨,治粟内史打造十万枚一两的金币,二十万枚一两的银币,一枚金币等价十枚银币,一枚银币等价一千枚半两钱,百姓亦可使用金币与银币进行交易。”
大秦本来1两黄金就等价10两白银等价10,000枚半两钱。
只是之前百姓并不允许使用黄金进行交易。
黄金是贵族之间才能用的货币。
赵凌打造金币和银币,隐约地提高了百姓的身份地位,算是对百姓的一种认可,同时让这些从贵族们手里融过来的金银流入民间,做到真正的藏富于民。
刺激民间经济。
用金银来换取百姓的劳动力和物品,等来年春收之后,提高百姓的生产力之后,自然而然,也不会存在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