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章 用生命报效朝廷的于谦(1/2)

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自己不被人看到和理解。

于谦这一生的前半场也是这样的。

他自从踏入了大明的官场之后,就一直不曾忘记曾经在师父面前许下的诺言。

‘要用生命报效朝廷!’

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只是真正能够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

从他踏入官场的那一刻起,于谦就成了一个异类。

他不与其他官员私交,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他一直是特立独行的。

他本身又属于是寒门士子,在朝中也没有什么裙带关系。

因此,一直都是属于一个边缘化的人。

然而即便是如此,他依然是不改他的初衷,与人不相交,那就不相交好了。

那就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

由于他的这种精神,最开始是被姚广孝给发现,推荐给朱棣的。

当时的朱棣年纪还轻,朝中也正是用人的时候,他也比较听劝。

因此,于谦有一段时间得到了重用,可谓是平步青云。

官职从以前的一个不能上朝的编纂,到了能够参与朝廷议事的给事中。

职位上面的品级提升不大,但权力和陛下的信任明显得到了提升,按照朱棣的设想,他历练一段时间,就能够成为某部的重要大员的。

也是前途光明。

然而,于谦在这种重要的位置上,却是铁面无私,不懂得各方的关系。

完全是两袖清风,只要有他抓到的把柄,那么就是无私的上奏,丝毫不顾及任何人的情面,刚开始的确是得到了很多的赞扬,但慢慢的得罪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私底下弹劾他的奏折都递到了朱棣的手上。

那个时候的朱棣,觉得这种人很直,也没有发现什么别的错误,因此就没有过问太多。

可是慢慢的,于谦在朝中的态度变得愈加的强烈,这也是因为大明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的缘故,于谦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稳固。

因此,他开始对于朱棣的一些决策进行抨击。

比如朱棣引以为傲的特务机构,比如他的兵屯制度,以及他对于藩王采取的优待等等,都被于谦当朝给点了出来。

有时候弄得朱棣是下不得台面。

很多时候,朱棣非常的生气,就想要杀了他。

好在,朱棣身边有姚广孝,还有徐妙云,他们都祝贺朱棣有于谦,就像是李世民有魏征一样。

当时,朱棣还真的听进去了,他觉得自己不比李世民差,李世民都能容得下魏征,在魏征死后还十分的怀念他,那他怎么可能容不下于谦呢。

就这样,于谦在朝堂上,经常都站在朱棣的对立面,当然这是的的确确的站在事实上面说话,并不是于谦爱当杠精。

可是后来,在朱棣的北伐事情上,于谦终于是彻底激怒了朱棣,朱棣觉得历朝历代,能够像他一样,御驾亲征的皇帝有几个,他这么做不也是为了大明的未来吗。

为大明彻底解决掉北方的麻烦,百姓们不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吗?

他觉得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值得称颂的大义之举。

而于谦则是站在当下民生的角度,因为朱棣的连年征战,导致大明的百姓苦不堪言,税赋加重,战死者众多,国库空虚,大明国内已经是满目疮痍了。

这个时候应该收起好战之心,好好的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才是正确的。

要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两人的说法都没有问题。

朱棣要彻底解决北患的问题其实也是正确的,这一点历史也证明了,大明后期有瓦剌,也有鞑靼一直都不得安生,最后大明的江山还是被北方的女真给夺了。

要是朱棣真的能够解决北患,将漠北大草原都纳入大明的版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