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章 用生命报效朝廷的于谦(2/2)

那么后续有没有北方之祸,有没有努尔哈赤的大清也是未知数了。

当然于谦的角度也没有问题,大明国内的百姓其实过得非常的苦,这一点在历史上也是有记录的,只不过正史都是读书人书写的,他们不会去描写百姓的苦痛的。

只有一些野史记载,就算是在永乐盛世年间,人口的死亡和村庄的消失都超过了朱元璋时期的三倍以上。

有统计当时朱元璋时期,就算是四大案之后,大明户籍在册人口也有1.3亿左右。

而到了永乐盛世,居然只有8000多万人口了。

可想而知因为战争导致的人口下降有多严重。

这几千万的人口下降,当然不是都去打仗战死的。

还有因为打仗的牵涉有关,比如家里的青壮年都去打仗了,家里的生计就成了问题,老人和小孩怎么活?

那个时候,由于一直要打仗,税务压力很大,又没有青壮年可以种田,家中的老人只能扛起锄头去种地,就算去到了地里,累死累活一年也不够交税的。

而他们的儿子在军营里,因为经费的问题也没有补贴可以领的,都是先欠着。

许多的人就这样累死饿死的。

朱棣对于这些事情怎么可能知道呢,就算是当地的官员也不敢如实上报啊。

他们为了交起税赋,只会逼得更近。

但这些事情,于谦是知道的,所以他才要为民请命,请朱棣放弃好战之心,好好的让百姓休养生息。

因为一打仗,士兵们就去战斗了,军垦的土地也没有人种了,最后朱棣自己发明的军屯制度,也起不到好的效果了。

军屯制度就是朱棣为了减轻军费供给,让各个地方的军人在没有战斗的时候,可以自己种地自己吃,不用靠朝廷的拨付。

结果,一打仗,这种制度也没有了作用,就全部得依靠财政补贴,朝政的压力怎么能够不大,国库都被朱棣给打没了。

这一点于谦也知道。

但朱棣这一次却真正的生气了,他将于谦贬为军中养马,随他一起出征,就是想要他看看,他这个皇帝的做法是正确的。

所以,于谦一直都得不到信任,而现在朱高炽对他却是无比的信任。

这就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朱高炽一上台就让他当兵部尚书,并预见到了未来的京城之危。

这种信任,让于谦受宠若惊,朱高炽甚至直接将自身安危,京城百姓的安危,大明朝廷的安危全部都压到了自己的身上。

于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有一种使不完的力气,在朱高炽离京的这段时间里,逆贼朱高煦围攻京城的这段时间里。

于谦不仅仅要面临外敌,还要面临朝中的各种非议,他压力山大。

但他从来没有叫苦过一次,他要对得起朱高炽的信任。

他决不能让京城有任何的损失。

他要保住京城。

他的苦只能自己往肚子里面咽,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可以诉说。

而现在朱高炽一句‘你辛苦了。’

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没有多少刻意的赞美,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辛苦了!’

里面就有无比多的信任和感激。

于谦听到这里,忽然鼻子一酸,两眼湿润,但他不愿意朱高炽看到他的软弱,他把脸转向一边,然后躬身一拜。

“这是臣分内之事而已!”

朱高炽对这一切都知道,他也了解于谦的性格,他只是拍拍了于谦的肩膀,然后‘嗯’了一声,表示肯定。

这就是他们君臣之间最好的对话方式了。

而不多时,朱高煦将开始又一轮的猛烈进攻了。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