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先礼后兵,韩昭偏不顺应这套路。
初见沈姜二王先来上一个下马威,再安排家宴接风洗尘,纵使后来宴席上多有尴尬,场面相当生硬,但作为一家之主,大可不必在乎这许多。
毕竟清者自清。
如果席上有些放不开,那大体也是心虚在前。
韩昭料定沈姜两家南下别有所图,至少也是想借他的势东山再起的搞些事情,说白了他并不介意,前提是这些娘家人识趣。
好比宴席之上,姜大郡主代父敬酒,明表心意,立忠诚。
韩昭便陪她几杯酒聊上几句家常,顺便也关心关心她和苏平志的那点情愫,姜大郡主倒也大气,当众表达了对苏平志的信赖和满意。
苏平志刚巧洗漱归来听得这番话,当即大喜过望,释然大醉。
隔天。
韩昭起了大早,本想带着沈妙珠和姜悦去请安,不料沈跃却已经不在府中,问过才知道,他已经自发的去接管封城事务。
留着沈家几位王妃在府中。
她们大都年长,是风韵犹存的那一挂,并且知书达理蕙质兰心,尽管没有明说,但韩昭明显能感觉到她们的懂事,因为从头到尾她们都在像他表达一个意思。
‘我沈家的女婿,真是好极了。’
些许虚伪与蛇并不敷衍,只能说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追捧,哪怕是在家里面对亲人。
不过,不在意不代表喜欢。
韩昭只是来走个过场,也不打算与几位岳母深交,于是转头便跟着姜悦来到病榻前,见了见因伤病卧床的姜家王爷。
姜王爷比沈跃年长许多,华发半百,面容枯瘦。
听说是南下途中遭遇刺客袭击,新伤严重导致旧伤复发,于是伤病齐来造成病体难愈,短时间内怕是无法理事。
于是姜家事务尽数由几位郡主主理。
姜悦在家排行末尾,除了姜大郡主外还有一位二姐。
不同于大郡主的雍容大气,姜二姐自幼习武读万卷,钟爱兵法诡道天工术,奈何家中重女轻男思想封建,所以战前战后甚至南渡的时候都没有让她上阵杀敌。
昨天夜里,这位姜二姐便已经抓着韩昭埋怨了半天。
韩昭本以为她是劫后余生酒后乱语,不曾想今早过院一瞧,这位二姐当真是胡服加身,阅卷晨练,使的竟还是百多斤重的大刀斧。
那刀斧立起来比她人还要高。
分量比平京还要重。
光是这玩意儿,世间超过九成的寻常男子都挥不动,韩昭就不理解为什么不让她上战场?
郡主就金贵?
还是瞧不起女人?
韩昭没有这方面的毛病,所以在姜悦两家兵马尚未归师的当下,他干脆便遂了这位二姐的心愿,让她去击退杜家追兵统领沈姜两部兵马,并答应她如能成事便封她为下邳大将军。
二姐大喜,当天就带上九卫往来时路杀回去。
至此,沈姜两家后事罗定。
为了保险起见,韩昭将沈妙珠和姜悦留在封城,并命吴心率几位师妹留守,明暗监视,以观后效。
贵州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