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噌”的一声响,义成公主从腰间拽出了一把匕首。
那匕首明晃晃的,闪着亮光,刀苗子有七寸多长。
这一下,可把始毕可汗吓了一大跳,用手指着她问道:“你……你想干什么?”
再看义成公主,把那匕首的刀尖对准自己的咽喉,说:“如果你再要逼我的话,我现在就死给你看。”
始毕可汗知道义成公主性格刚烈,不是一般的女人,如果把她逼急了,她真的会自杀,这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再说了,逼死后母,也是一个不小的罪名。
他见眼前的形势无法缓和,赶紧劝说:“好,我现在就走,你赶快把匕首收起来,行了吧。”
始毕可汗无奈,只好退出了营帐。
正巧看见冰儿捧着一大摞的书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一甩袖子走了。
“主子,始毕可汗怎么会愿意走的呢?”等到始毕可汗走了之后,冰儿笑问道。
义成公主就把事情的经过对冰儿讲述了一遍。
冰儿听了之后,道:“主子,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可真有办法对付他,我真服了你了。
你当真要为启民可汗守孝三年吗?”
“是的。”
“主子,你就甭瞒我了,依我看,你之所以说要守孝三年,恐怕其中另有隐情吧。”
“先别说这些了,我要的那几本书找到了吗?”
“找到了。”
义成公主把书接过,其中包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太公兵法》《韩非子》《论语》《春秋公羊传》等。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你干得不错。”
“你要把这些书也烧给启民可汗吗?”
“那倒不是。”
“难道你想再研读一遍这些书吗?”冰儿好奇地问道。
“你的问题可真多,”义成公主白了她一眼,“快别问那么多了,把东西收拾一下,陪我走一趟。”
“你要去哪里?”
“到了你就知道了。”
东突厥监牢。
义成公主和冰儿来到了监牢的外面。
有两名狱卒挡住了她们的去路。
其中一名高个子的是狱吏,认识义成公主:“请问公主,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义成公主微笑着说:“我想进去看看咄苾,麻烦你行个方便。”
“咄苾犯了过错,是始毕可汗的重要犯人,这恐怕不行。”
“我进去和他说几句话就出来,耽误不了多长时间。”义成公主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包银两塞给了那名狱吏。
那名狱吏把那包银两在手里掂量了掂量,沉甸甸的,就把那包银两收了起来,然后一笑说:“公主,那你跟我进去吧,长话短说,如果被其他人发现了,我可不好向上峰交代。”
“多谢了。”义成公主让冰儿在外面守着,她独自一人进了监牢。
那名狱吏带着她来到了咄苾的牢房门前。
那名狱吏把牢房的门打开了,把义成公主放了进去。
然后,又把牢房的门锁上,转身走了。
牢房里点着两根大红的蜡烛。
义成公主一看,这间牢房果然宽敞整洁,干燥通风,和其他的牢房不一样,这也说明始毕可汗多多少少还是顾及一点兄弟感情的。
“公主,你怎么来了?”咄苾正躺在床上睡觉,左腿翘在右腿上,不时地抖动着,双手枕在脑袋后面,看上去悠然自得。
“咄苾,看来你在这里还挺潇洒的,你不像是来坐牢的,倒像是来闭关修炼的。”义成公主打趣他说。
咄苾站起身来,苦笑了一声说:“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急也无用,平时忙得没时间睡觉,不如好好睡上两觉,来得痛快。”
“看来,你的心可真够大的,我这里给你送来了几本书。”
“什么书?”
“都是我们汉人爱读的书,有儒家的,也有法家的。”
义成公主说着把事先准备好的那些书都拿了出来。
咄苾接过一看,真是爱不释手,笑道:“真是太好了,有这么好的书在这里陪着我,就算呆上个一年、两年不出去,我也不觉得寂寞了。你从哪弄来这些书的?”
“这有何难?这些书都是我出嫁时,作为嫁妆陪过来的。”
“原来你也喜欢读这些书。”
“可恨我是个女儿身,如果我是个男子就好了。”
咄苾笑道:“如果你是个男子,还会嫁到我们突厥来吗?”
“那倒也是,”义成公主说,“我有一事不明,想当面领教。”
“什么事?”
“我听说始毕可汗继承了可汗大位之后,因不满隋炀帝封俟利弗设为南面可汗,因此,夺了他的大印和兵符。
可是,他好像对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你为何要去负荆请罪?
你说的那两条罪名真的能成立吗?”
咄苾听到这里,微微一笑说:“当初,三国时期的曹丕当了魏王之后,他先是收缴了曹彰的兵权,然后,令人把曹植抓了过来,命他在七步之内作诗,如果作不出来的话,就要取他的性命。
幸好曹植才思敏捷,在七步之内做出了那首著名的《七步诗》,才得以免去一死,有前车之鉴,我又何必做那不懂事的曹植?
既然要被抓,我还不如自己把自己绑来请罪省事。”
义成公主听了,笑道:“你倒有自知之明。”
“我大哥是既想用我,却又有些放心不下,何况他的心腹谋臣史蜀胡悉素来对我十分忌惮。
他能不在我大哥的面前给我使绊子吗?
我大哥能不杀我就已经不错了。
另外,此次,隋炀帝封俟利弗设为南面可汗,我大哥解了他的兵权,废除了他南面可汗的称号,这等于是抗旨不尊啊。
一个属国的君主竟然敢公开对抗隋朝天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我听说我大哥私下里在和高句丽的使者高峰接触,这已经触犯了大隋的利益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