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神色淡然,双眼澄澈有如天穹。
身外的喧闹嘈杂似乎与他半点不相干,内息绵长悠远,气度内敛有韵,如有海纳百川之觉。
右手持着拂尘,左手微微向下。
只是站在那,便有种隐于世外的不凡气质。
“道长有礼了,在下上山并非为修行而来。”
封白双手一合抱拳,微微躬身,神色间难得见到一抹凝重,以江湖人见礼道。
老道士境界深沉如海,无论如何都无法看穿他半点。
这对封白而言,实在难以想象。
都说武道修行如攀山,道门修行如登天。
他几乎是同时修道和练武,但如今武学早已经入第四境,道么修行却才仅仅推门而入初境。
但饶是如此,行走江湖这么久以来,还从未有像眼下这般,仿佛浑身上下一切秘密都暴露在外。
自己却无法看透半点。
“哦,小施主不为修行而来,但贫道观你头顶青气,心思通透,乃是修行破境的征兆。”
老道士一挑拂尘,目光在他身上扫过。
“不过境界却一直停滞不前,想必是有疑惑,贫道自五十年前上青城山,从未有过弟子。何况建福宫千年道观,所藏上乘道术无数,当真不考虑随贫道修行?”
听到这话,封白心中更是难以自抑的掀起一阵浪潮。
这老道士意思,竟是打算收他为徒,让他留在青城山上随他一起修行,甚至不惜抛出上乘道术的诱饵。
一时间,他甚至有些猜不透这老道士的心思。
毕竟在他看来,自己在修行上的天赋实在一般,先是在瓶山下吞了那枚千年丹药,这才蕴养出一丝道气。
之后大半年时间,朝晨夜幕之间吐纳不停,又炼化那三百年份天生灵药九龙盘,才破初境。
如此根骨,真能算的上是玲珑剔透?
或者说,这老道士已然看出他身上的秘密?
封白心中惊疑不定,不过神色间却没半点表露,只是朝老道士拱了拱手。
“道长好意,在下心领,不过我这人向来独行独往,浪迹江湖,恐怕受不了山上的清规戒律。”
这话说的委婉,但其中的拒绝之意已经极为明显。
若是坐下和这老道士论道,他倒是有几分兴趣,不过长期待在这种深不可测的人身侧,真当他查探不出端倪?
“小施主与我道门有缘,若是错过,如此实在可惜。”
“不过人各有志,施主不愿,贫道也不会强求。”
老道士见他神色坚决,忍不住长叹了口气,一脸遗憾的道。
如今道门式微,天地灵气稀薄,入道之难更甚登天,即便是他在山中修行五十年,也不过入得上境,距离空之境界遥遥无期。
如今大限将至,命数已定,再想破境已经是水中捞月,再无半点可能。
只是建福宫上下,道人上百,有根骨者却是少之又少,如封白这般年纪就已然入得初境者更是屈指可数。
更别说,封白先前能在那么短时间内,便发现自己存在。
之后更是以武道气血破了自己的道气神念。
遍观整座建福宫能做到这一步的,却是再找不出第二人来。
这也是为何他想要收封白为关门弟子的缘故。
只可惜……
对封白而言,修行如登山,一步步来,绝不可错上半步。
所以他宁可舍弃十三枚气血丹和小还丹,也能在瓶山丹井那具妖狐棺前忍住诱或,没有修行上边的功法。
拒绝老道士只不过是情理之中的事。
武道尚且是一拳一拳打出来,更别说是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