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之路中也有AI导演系统,会实时分析玩家状态,动态生成敌人潮和资源分配。
这种AI辅助,更大兼容了更多的玩家群体,不过基本不会出现在以难度著称的魂类游戏上。
“AI不仅仅会对游戏开发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更会让许多中小型团队崛起。
低门槛AI工具,使独立开发者能有机会挑战大厂,创意会成最终的决胜关键,大厂靠技术壁垒统治市场的时代快要走到尽头了(某育碧)。”
文韬后世比较喜欢的一款游戏,《戴森球计划》,就是一个小团队靠着AI辅助取得成功的案例。
“所以,游戏行业的竞争格局会面临重构。
大厂会面临技术竞赛,布局AI工具链来争夺行业标准,这是一轮全新的技术升级,谁掌握了更深的AI技术能力,谁就有更大的话语权。
而人才需求当然也会产生变化,传统美术、文案岗位减少,AI训练师、多模态交互设计师需求会得到激增。
我们也要注意这一点,提前布局,规划和寻找全新类型的人才会是接下来的重点。
而黑洞现有的员工,一定要培养他们新时代的意识,不然到时候低端重复岗位被替代。与其被倒逼着向创意与技术复合型转型,不如现在就开始学习新的方向。
说了这么多,我想让大家知道,AI必将渗透游戏全产业链,从早期的规则驱动到生成式创新,不仅会重塑开发流程与玩家体验,更会推动行业向“创意+技术”双核驱动转型。
未来,AI与人类创意的深度协作将成为游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如何在效率与伦理间取得平衡,将是持续探索的课题。”
文韬暂停了讲话,给了大家一点时间来消化他所说的内容,看大家都把注意力渐渐回到自己身上时,他继续讲道:
“如果再往前看一点,在游戏中,通过玩家的前期数据、对话选择,AI甚至会根据不同玩家的不同数据,动态的、实时的生成不同的游戏剧情。
请各位坚信,AI必定会达成上述我所说的内容,请各位一定不要觉得我小题大做。”
文韬对于AI的讲诉在这个时代很先进,虽然不敢确保每个人都听懂,但种子和要求必须现在就布置下去。
AI一旦发展,大厂之间开始抢人抢技术,黑洞只要做到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就能提前一步笑傲江湖。
说完了AI之后,文韬准备开始讲掌机和硬件了。
“可能有很多人好奇,昨天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整天,饭都不吃都在干嘛。
不是把自己关起来打游戏,也不单单是在想AI,我在想的是掌机和硬件。”
“嗯?掌机?可是禁令怎么办?”有人疑惑的问道。
文韬翻了个白眼,特娘的把这事给忘了!
距离解除禁令还有两年,生产研发销售都是不被允许的……这特喵的!